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不烦躁.不吼骂.平和搞定孩子的坏习惯
收藏
评价
不烦躁.不吼骂.平和搞定孩子的坏习惯
商品编号:2479058
ISBN:9787547419380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童利菁著
出版日期:2016-10-01
开本:21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782
页数:11172
册数:1
大约重量: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8.64 (2.7折)
原价:¥32.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教养2—6岁的孩子,总让父母觉得他的每个动作、所有行为都很可爱,但也很可恶;希望他独立,却又害怕他受伤!对于他的坏习惯,父母总是一边发怒,一边矛盾着,如果严厉责备或处罚他,会不会让他留下阴影?何时该宠爱,何时该严格规范,真难以下定决心。跟随本书的引导与步骤,帮孩子培养好习惯,不烦躁、不吼骂,轻松搞定小小叛逆者!
自序 不懂纠正技巧,也能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 1 第一章 如何让孩子乖乖吃饭?——不要理会他的餐桌怪招 / 1 01 对孩子的混乱自我喂食秀,多点幽默和包容 / 3 自我进食是经验学习,不是速度与整洁的训练 / 3 准备专用餐具让孩子练习,也方便父母喂食 / 4 提供较黏稠的食物,并分两段进食 / 5 02 孩子喜欢玩弄食物,要平静且坚定地回应 / 6 即使孩子的行为让你很想笑,你也绝对要忍住 / 7 一次只给一口的分量,或变换食物内容 / 7 转移注意力或让他唱独角戏 / 8 拿走他的食物,他会立刻明白你不是在开玩笑 / 9 03 吃多吃少没有关系,只要吃饱了就让孩子离开餐桌 / 10 在孩子的心中,探索世界比吃饭更重要 / 10 让孩子和大人一样,挨着餐桌用餐 / 11 满足孩子自我喂食的欲望,有助于他专注地吃饭 / 11 不论孩子吃多少,只要吃饱了就让他离开餐桌 / 12 04 用娱乐诱惑孩子吃饭,他会餐餐要求看表演 / 13 扮小丑“诱”孩子吃饭,会养成他“无秀不餐”的习惯 / 13 将食物变得有“趣味”,让孩子有“食趣” / 14 切碎食物方便吞咽,或增加风味以打开他的味蕾 / 15 一起为食物取名字,孩子会更乐意把它们吃掉 / 16 耐心等待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并尊重他的特殊喜好 / 16 05 只要不影响发育与发展,就不必太在意孩子食欲差 / 18 即使孩子食欲正常,也可能会突然起变化 / 18 饭前别让孩子喝太多饮料,以免影响食欲与食量 / 20 给他时间慢慢吃,并允许他挑食 / 20 06 不强迫定时定量,孩子才能学会表达饥饿感或饱足感 / 22 只要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孩子会让自己饿着或吃太饱 / 22 忽视孩子的挑剔行为,提供新食物让他选择 / 23 为食物做造型,可诱发孩子的食欲 / 24 饿的时候就喂,但要限定孩子选择食物的范围 / 24第二章 如何让孩子爱干净?——把梳洗变得有趣,并让他有主控权 / 27 01 剪指甲时会失控尖叫,可等他情绪放松时再剪 / 29 宁愿吃讨厌的食物,也不愿静静坐着剪指甲 / 29 把剪指甲变成一项全家人参与的有趣游戏 / 30 利用孩子洗澡或熟睡时帮他剪指甲 / 31 02 减轻孩子洗头痛苦的方法,就是缩短洗头时间 / 32 孩子对“洗头”这件事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 32 事先备好所有洗头用品,便能迅速完成工作 / 33 正确的洗头技巧,可减轻孩子的不安全感 / 33 分散注意力或让孩子学游泳,使他不再抗拒洗头 / 34 03 把洗手变成有趣的游戏,孩子会喜欢且主动去做 / 35 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事是吃、喝、玩、乐、睡,不是洗手 / 35 把洗手变成一件有趣的游戏,孩子就会主动去做 / 36 为孩子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他拥有主控权 / 37 04 突然拒绝洗澡,其实都是叛逆期惹的祸 / 38 为了争取自主权,孩子会推翻父母所有的教导 / 38 让孩子可以在澡盆中自由活动,使洗澡变得有趣 / 39 放弃澡盆,陪着孩子一起淋浴 / 40第三章 如何让孩子说话不结巴?——仔细观察、耐心引导 / 41 01 孩子说话结巴,不论花多少时间都要耐心听他说完 / 43 因讲话速度追不上思考或词汇量太少,所以讲不清楚 / 43 不要催促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这个问题 / 44 利用机会传授给孩子表达技巧,也同时学习认识词汇 / 44 听不懂孩子的话时,就观察他的肢体动作与表情 / 45 尽量让孩子自己与人沟通,无法沟通时再帮他翻译 / 45 02 孩子说话叽哩咕噜,其实是正在努力练习表达 / 47 孩子说话没人听得懂,这并不表示他不会说话 / 47 用心猜测,其实能猜对孩子表达的大部分意思 / 48 出生排行与性别,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 49 帮孩子
童利菁,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殊教育硕士,主修情绪障碍。曾任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老师。她辅导各类生活上存在问题的孩子,不论问题单纯或复杂,永远正向地看待每个孩子,并且经常提醒家长,教养孩子不能求快,不能一见到孩子的缺点便用力批评、纠正,而要把眼光放远,以目标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教导。只要父母肯下功夫,没有无法解决的难题。著有《别为孩子的拖拖拉拉抓狂》等。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