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今日天文》第2卷,主要讲述了恒星及其他星系相关内容,包括恒星和恒星演化、星系和宇宙学两大部分。对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同时,本书可作为高校天文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天文通识教育选修课教材。
天文学与宇宙
第1章天图量绘天文学基础
1.1我们在太空中的位置
1.2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1.3“显而易见”的风景
1.4地球的轨道运动
详细说明1-1角度测量
1.5月球的运动
1.6距离测量
详细说明1-2利用几何进行距离测量
章节回顾
第2章辐射来自宇宙的信息
2.1来自天空的信息
2.2波是什么?
2.3电磁波谱天文学与宇宙
第1章天图量绘天文学基础
1.1我们在太空中的位置
1.2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1.3“显而易见”的风景
1.4地球的轨道运动
详细说明1-1角度测量
1.5月球的运动
1.6距离测量
详细说明1-2利用几何进行距离测量
章节回顾
第2章辐射来自宇宙的信息
2.1来自天空的信息
2.2波是什么?
2.3电磁波谱
探索2-1辐射的波动性
详细说明2-1开尔文温标
详细说明2-2辐射定律的更多说明
2.5多普勒效应
详细说明2-3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速度
章节回顾
第3章光谱学原子的内在活动
3.1谱线
3.2原子和辐射
详细说明3-1氢原子
3.3谱线的形成
探索3-1光电效应
3.4分子
3.5谱线分析
章节回顾
第4章望远镜天文学的工具
4.1光学望远镜
4.2望远镜的大小
4.3图像和探测器
4.4高分辨率天文学
4.5射电天文学
4.6干涉测量
4.7空间天文学
探索4-1ALMA阵
4.8全谱覆盖
章节回顾
恒星和恒星演化
第5章太阳*母亲恒星
5.1太阳的物理性质
5.2太阳内部
探索5-1窃听太阳
5.3太阳大气
5.4太阳磁场
5.5活动的太阳
探索5-2日地关系
5.6太阳的心脏
详细说明5-1基本作用力
5.7太阳中微子的观测
详细说明5-2质子-质子链中的能量生成
章节回顾
第6章恒星巨星、矮星和主序星
6.1太阳邻近区域
6.2光度和视亮度
6.3恒星温度
详细说明6-1星等标度的更多知识
6.4恒星的大小
详细说明6-2估计恒星的半径
6.5赫罗图
6.6延伸到宇宙距离尺度
6.7恒星质量
6.8质量和其他恒星属性
详细说明6-3测量双星系统中的恒星质量
章节回顾
第7章星际介质弥漫于恒星之间的气体和尘埃
7.1星际介质
7.2发射星云
7.3暗尘埃云
7.421厘米射电辐射
7.5星际分子
章节回顾
第8章恒星的形成创伤式的诞生
8.1恒星形成区
详细说明8-1恒星形成中的竞争
8.2类太阳恒星的形成
8.3其他质量的恒星
8.4云团碎块和原恒星的观测
探索8-1褐矮星的观测
8.5激波和恒星形成
8.6星团
探索8-2船底座伊塔星云
章节回顾
第9章恒星演化恒星的生和死
9.1离开主序
9.2类太阳恒星的演化
9.3低质量恒星的死亡
探索9-1从历史中学习天文学
9.4质量比太阳更大的恒星的演化
探索9-2巨星的质量流失
9.5星团内的恒星演化
9.6双星系统中的恒星演化
章节回顾
第10章恒星爆发新星、超新星,以及元素的合成
10.1白矮星的涅??重生
10.2大质量恒星的终结
10.3超新星
10.4元素的形成
探索10-1超新星1987A
10.5恒星演化的循环
章节回顾
第11章中子星和黑洞物质的奇妙状态
11.1中子星
11.2脉冲星
11.3中子双星
11.4伽马射线暴
11.5黑洞
11.6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探索11-1狭义相对论
11.7黑洞附近的空间旅行
11.8黑洞的观测证据
详细说明11-1广义相对论的检验
探索11-2引力波:探索宇宙的新窗口
章节回顾
附录
附录1科学计数法
附录2天文测量
附录3表格
检查题答案
概念自测答案
图片/文字授权
星图
教学支持申请表
埃里克·蔡森拥有哈佛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系工作了10年。在其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在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担任高级科学工作人员,并且拥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多种教职。现在他又回到哈佛,在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任教并进行研究。埃里克撰写了12本有关天文学的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近200篇科学论文。史蒂夫·麦克米伦拥有剑桥大学的数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博士学位。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和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在那里继续有关理论天体物理、星团和高性能计算的研究。史蒂夫现在是德雷塞尔大学的杰出教授,并且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和莱顿大学的长期访问学者。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00篇文章和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