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所考察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还包括地球的过去,乃至宇宙的过去。阅读本书,读者将会追溯一段始于138亿年前的历史,这段历史以大爆炸和宇宙出现为开端。大历史包含了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种单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叙述,对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做出了尽可能科学、全面的介绍。书中总结出大历史演进中的八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某种全新事物的出现。他们将这些突破称为“门槛”。从宇宙到地球,从最初的生命到人类,从农耕文明到现代革命,作者按照从“无”到“有”的顺序,以八次突破为线索,勾勒出世间万物的产生与发展。最终,本书以大历史的视角,对*近期未来和遥远未来做出了预测。
简目
序 言
作者简介
导 论 什么是大历史以及如何研究它?
第1 章 前3道门槛:宇宙、恒星和新化学元素
第2 章 第4 道门槛:太阳、太阳系与地球的出现
第3 章 第5道门槛:生命的出现
第4 章 第6道门槛:人亚科原人、人类与旧石器时代
第5 章 第7道门槛:农业起源与农业时代早期
第6 章 跨越一道小门槛:城市、国家与农耕文明的出现
第7 章 第一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 欧亚大陆
第8 章 第二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 欧亚大陆
第9 章 第三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其他世界区
第10 章 即将跨越第8道门槛:迈向现代革命
第11 章 跨越第8道门槛:通向现代性的突破简目序 言作者简介导 论 什么是大历史以及如何研究它?第1 章 前3道门槛:宇宙、恒星和新化学元素第2 章 第4 道门槛:太阳、太阳系与地球的出现第3 章 第5道门槛:生命的出现第4 章 第6道门槛:人亚科原人、人类与旧石器时代第5 章 第7道门槛:农业起源与农业时代早期第6 章 跨越一道小门槛:城市、国家与农耕文明的出现第7 章 第一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 欧亚大陆第8 章 第二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 欧亚大陆第9 章 第三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其他世界区第10 章 即将跨越第8道门槛:迈向现代革命第11 章 跨越第8道门槛:通向现代性的突破第12 章 人类世:全球化、发展与可持续性第13 章 更多门槛?未来的历史词汇表出版后记目录序 言作者简介 导论什么是大历史以及如何研究它? 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1章 前3道门槛:宇宙、恒星和新化学元素1.1 门槛1:大爆炸宇宙学与宇宙的起源1.2 门槛2:星系和恒星的起源1.3 门槛3:新化学元素的创造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2章 第4道门槛:太阳、太阳系与地球的出现2.1 门槛4:太阳和太阳系的出现2.2 早期地球简史2.3 塑造地球的表面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3章 第5道门槛:生命的出现3.1 生命如何通过自然选择发生变化3.2 第5道门槛:地球上生命的出现3.3 地球上的生命简史小结 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4章 第6道门槛:人亚科原人、人类与旧石器时代4.1 人亚科原人的进化:从800万年前到20万年前4.2 第6道门槛:智人的出现4.3 旧石器时代:20万年前到1万年前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 延伸阅读第5章 第7道门槛:农业起源与农业时代早期5.1 门槛7:农业5.2 解释农业革命5.3 农业时代早期5.4 共识性权力的出现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 延伸阅读第6章 跨越一道小门槛:城市、国家与农耕文明的出现6.1 定义城市、国家和农耕文明6.2 资源和集体知识的积累6.3 乌鲁克:第一个国家苏美尔的第一座城市6.4 其他地区的城市和国家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7章 第一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欧亚大陆7.1 一种新型人类共同体7.2 农耕文明时代7.3 趋势一:农耕文明及其行政机构的扩张、权力和效率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8章 第二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欧亚大陆8.1 趋势二:非洲-欧亚大陆农耕文明中重要交换网络的建立8.2 趋势三:不断演进的社会和性别复杂性8.3 趋势四:普遍缓慢的变化发展节奏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第9章 第三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其他世界区9.1 美洲区的农耕文明9.2 太平洋和澳大拉西亚世界区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10章 即将跨越第8道门槛:迈向现代革命10.1 现代革命的途径10.2 创新的速度为何增长:创新的驱动力10.3 公元1000年的世界10.4 后古典时期的马尔萨斯循环:公元1350年之前10.5 现代早期的马尔萨斯循环:公元1350年到1700年10.6 公元1700年的世界小结本章问题 关键词 延伸阅读 第11章 跨越第8道门槛:通向现代性的突破11.1 门槛8:现代世界/ 人类世11.2 英国的社会、农业和工业革命11.3 工业革命的传播11.4 政治革命:现代国家的兴起11.5 两个世界的出现——发达世界和发展中世界11.6 工业革命的其他影响小结本章问题 关键词延伸阅读 第12章 人类世:全球化、发展与可持续性12.1 导论12.2 第一部分:政治和军事变化12.3 第二部分:发展——更多人口、更多消费12.4 第三部分:发展和工业化对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影响12.5 第四部分:人类世与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发展是可持续的吗?小结本章问题关键词延伸阅读第13章 更多门槛?未来的历史13.1 第一种未来:近期的未来13.2 第二种未来:接下来几千年13.3 第三种未来:遥远的未来13.4 结论——故事的结尾:宇宙中的人类小结 本章问题 关键词延伸阅读 词汇表出版后记
著者简介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牛津大学博士,主要任职于悉尼麦考瑞大学。1989年,他开始在麦考瑞大学讲授大历史课程;1991年,他在《世界历史》上发表题为《为“大历史”辩护》的文章,首次为他的课程取名“大历史”;2010年,他与比尔-盖茨一起成立“大历史项目”,这是面向中学生和普通公众的免费大历史网络课程,2013年底启动。克里斯蒂安是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荷兰皇家科学和人文学会会员,同时也是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Cynthia Stokes Brow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国际大历史学会的创会委员。任职于加州多米尼克大学,2007年出版了《大历史:从大爆炸到当下》,此后,她一直参与多米尼克大学的大历史项目。
克雷格-本杰明(Craig Benjamin),麦考瑞大学博士,密歇根伟谷州立大学梅吉尔荣誉学院历史学副教授,出版和发表了许多论述古代中亚历史、大历史以及世界史的著著者简介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牛津大学博士,主要任职于悉尼麦考瑞大学。1989年,他开始在麦考瑞大学讲授大历史课程;1991年,他在《世界历史》上发表题为《为“大历史”辩护》的文章,首次为他的课程取名“大历史”;2010年,他与比尔-盖茨一起成立“大历史项目”,这是面向中学生和普通公众的免费大历史网络课程,2013年底启动。克里斯蒂安是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荷兰皇家科学和人文学会会员,同时也是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Cynthia Stokes Brow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国际大历史学会的创会委员。任职于加州多米尼克大学,2007年出版了《大历史:从大爆炸到当下》,此后,她一直参与多米尼克大学的大历史项目。 克雷格-本杰明(Craig Benjamin),麦考瑞大学博士,密歇根伟谷州立大学梅吉尔荣誉学院历史学副教授,出版和发表了许多论述古代中亚历史、大历史以及世界史的著作和文章,现为世界史学会会长。 译者简介刘耀辉,湖南邵阳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世界史博士学位,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兴趣和关注的领域为英国史、近代欧洲思想文化、西方史学理论等。已在各级刊物发表文章30多篇,译著主要有《历史学的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史诗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追寻文明的起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