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以保障矿区土地生态安全为目标,基于景观生态、土地复垦以及环境管理等理论,面向可持续土地管理开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矿区生态风险识别、分类、评估与防范研究。
《矿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较强的实用性,可作为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工程、矿产资源管理等专业及其相近、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书,也可供广大从事土地资源与土地整治、资源环境、矿产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等参考阅读。
1绪论
1.1从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到矿区生态风险管理
1.2矿区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1.3矿区生态风险研究目的与意义
2矿区生态风险研究体系
2.1矿区生态风险的特殊性与研究视角
2.2矿区生态风险研究体系
3矿区生态风险识别与分类
3.1采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2矿区生态风险识别方法
3.3矿区生态风险识别
3.4矿区生态风险分类
4矿区生态风险评估
4.1矿区生态风险评估概述
4.2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估及案例
4.3矿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及案例
4.4矿区土地损毁生态风险评估及案例
5矿区生态风险防范
5.1矿区生态风险防范内涵
5.2矿区生态环境问题防治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的启示
5.3矿区生态风险防范理论框架
5.4矿区生态风险多层次防范途径
5.5矿区生态风险过程防范与分级防范
6全国矿区生态风险类型与防范
6.1矿区基本情况
6.2矿产聚集区生态风险要素分析
6.3矿区生态风险识别与分区防范
6.4特定矿区生态风险防范技术
参考文献
附表
索引
王仰麟(1963-),男,汉族,陕西合阳人,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任务2项、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973”课题子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次。
常青(1978-),女,汉族,内蒙古丰镇人,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景观复育与效益评估、韧性城乡生态规划设计等领域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方委托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景观生态工程》等著作。
谢苗苗(198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理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与生态重建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土地利用工程学》等多部著作。
吴健生(1965-),男,汉族,湖南人,理学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长期从事遥感与GIS、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数字城市与城市安全等领域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任务、深圳市科技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彭建(1976-),男,汉族,四川彭州人,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地方委托科研项目多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