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秩序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伴随“中国崛起”及其研究的热潮,很多人将之视为中国历史上构建世界秩序的成功经验,但《被误读的天下秩序》认为,它是一个被误读的“世界秩序”。“天下秩序”更多的是一种与周边政治行为体达成共识的国际公共产品,而且它在历史上也并非如想象的那样行之有效、一以贯之。本书汇编了多篇文章,从多个视域对近世中国的身份认同与对外关系进行了反思。
史学视域 \n
第一章“中华帝国”的概念及其世界秩序: 被误读的天下秩序 \n
李扬帆/ 1 \n
\n
第二章东亚*体系的历史演变姚锦祥/ 34 \n
\n
第三章中国近世外交思想的双重性:一个以硬、软实力架构 \n
为基础的尝试性分析李太龙/ 55 \n
\n
第四章明清帝国身份构建与东亚*李扬帆/ 68 \n
\n
第五章“中国”国名的形成与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 \n
李扬帆/ 108 \n
\n
第六章清末民初革命者的民族主义与中国认同田田叶/ 144 \n
\n
第七章中央帝国的焦虑——论王朝时期外部压力对中国身份 \n
认同的建构作用乌力吉/ 169 \n
\n
第八章东方主义叙述范式与西方对东方认识的改变 \n
张昕扬/ 190 \n
\n
第九章儒家、道家及新儒家思想国际化的可能性 \n
朱雅仪/ 213 \n
\n
第十章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何种世界观?梁艺染/ 243
李扬帆,北京大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