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贯彻“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以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面向广大农牧民和基层农技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深入地介绍我国草原科技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帮助大家认识和解决牧区半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本书为张晓庆、金艳梅主编的《牧区舍饲半舍饲养羊技术(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
一、牧区绵羊品种资源
(一)北部牧区
(二)新疆牧区
(三)青藏高原牧区
(四)三大牧区绵羊品种资源
1.蒙古羊
2.乌珠穆沁羊
3.苏尼特羊
4.滩羊
5.哈萨克羊
6.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
7.中国美利奴羊
8.和田羊
9.西藏羊
10.阿旺绵羊
二、夏季放牧补饲技术
(一)牧草的生长
1.牧草对放牧的响应
2.牧草碳水化合物的存储方式
3.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4.禾本科牧草的生长方式
5.豆科牧草的生长方式
6.杂草控制
(二)牲畜的需求
1.牲畜的消化和营养需求
2.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
3.对水的需求
4.牲畜的采食行为
5.牲畜对草场的影响
6.粪便
(三)补饲技术
1.补饲时间
2.补饲重点
3.补饲量
三、冬春季舍饲半舍饲技术
(一)优点
1.有利于保护草场
2.有利于提高家畜生产潜力
3.有利于推广畜牧业新技术
(二)需要的条件
1.品种的选择
2.羊舍的构建
3.羊粪的处理
4.产品的流通
(三)优质饲草供给技术
1.粗饲料
2.青绿饲料
3.青贮饲料
4.能量饲料
5.蛋白质饲料
6.矿物质饲料
7.维生素饲料
8.添加剂
(四)优质饲草加工调制技术
1.调制干草技术
2.秸秆类饲料加工技术
3.青贮技术
(五)日粮配制技术
1.什么是日粮、饲粮、饲料配方
2.日粮配合的原则
3.配合日粮时必须掌握的参数
4.配合日粮的方法
(六)饲养管理技术
1.饲喂时间
2.饲养管理程序
(七)育肥技术
1.前期准备工作
2.日粮配制
3.饲养管理
四、绵羊高效繁育技术
(一)繁殖特性与规律
1.性成熟
2.初情期
3.母羊的发情期与发情周期
4.发情鉴定
5.影响羊繁殖的因素
(二)配种计划
1.冬季产羔
2.春季产羔
3.一年两产
(三)配种时间和方法
1.自由交配
2.人工辅助交配
3.人工授精
(四)与配公羊数的确定
(五)同期发情技术
1.孕激素-PMSC法
2.前列腺素法
(六)妊娠及妊娠诊断技术
1.妊娠期
2.妊娠诊断技术
(七)超数排卯和胚胎移植技术
(八)诱发分娩技术
(九)接羔技术
1.分娩征兆
2.正常接产
3.难产的助产和处理
4.产后母羊和出生羔羊的处理
五、羊毛质量控制技术
(一)羊毛生长与质量控制
(二)剪毛过程与质量控制
1.剪毛规范
2.剪毛技术
(三)除边整理及分级质量控制
1.套毛除边整理与羊毛质量
2.分级与羊毛质量
(四)压缩打包与羊毛质量控制
1.人员及包装材料的准备
2.打包及缝包
3.刷唆和入库
4.打包过程及羊毛分级质量控制关键点
(五)抽样检验与羊毛质量控制
(六)羊毛流通与质量控制
1.贮存运输过程羊毛质量的控制
2.交易过程羊毛质量控制
六、绵羊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
(一)疾病预防与卫生防疫
1.基本原则
2.措施
3.消毒
4.免疫程序
5.预防驱虫方法
(二)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
1.羊痘
2.羊布氏杆菌病
3.羊口蹄疫
4.炭疽
5.巴氏杆菌病
6.羊快疫
7.羊猝狙
8.羊肠毒血症
9.羊破伤风
10.羔羊痢疾
11.羊链球菌病
12.羊传染性胸膜炎
(三)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1.羊肝片吸虫病
2.羊双腔吸虫病
3.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4.羊肺线虫病
5.羊莫尼茨绦虫病
6.羊脑包虫病
7.羊螨病
8.羊鼻蝇蛆病
9.羊虱病
(四)普通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食道阻塞
2.瘤胃臌气
3.创伤性网胃腹膜炎
4.皱胃阻塞
5.支气管炎
6.日射病及热射病
7.羊湿疹
8.羊妊娠毒血症
9.羊生产瘫痪
10.羔羊低血糖症
参考文献
附表
张晓庆,女,1978年生,甘肃永昌县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及放牧管理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计划等课题9项。目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5篇。金艳梅,女,1978年生,甘肃金塔县人,讲师,博士。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主讲细胞生物学,并讲授细胞生物学实验及组织工程课程。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及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计划等多项课题,出版专著1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