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系统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机理;重点阐述了水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注重反映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介绍了废水的生物固体处理、回用和处置,强化了操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内容。《水污染控制工程》编写重视经典理论的传承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注重与工程实践和规范的衔接,并对陈旧的知识进行了删减,以适应新时期工程类本科教学改革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水污染控制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研究、设计与运行管理人员使用。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水资源和水环境
一、水资源
二、水环境
第二节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和任务
第三节 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
二、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展望
第二章 污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第一节 污水分类
一、生活污水
二、工业废水
三、初期雨水
四、城镇污水
第二节 污水水质及其指标
一、污水的物理性质及特征指标
二、污水的化学性质及特征指标
三、微生物学特征及指标
第三节 排放标准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
二、污水排放标准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
第一节 水体自净作用及其水污染控制工程原型
一、水体污染
二、水体自净作用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原型
第二节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其处理工艺
一、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
二、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工艺
第三节 水体水质模型
一、水体水质基本模型
二、河流氧垂曲线方程
第四节 水环境容量及其污染负荷削减
一、水环境容量的分类
二、水环境容量计算
三、污染负荷削减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
一、格栅的作用
二、格栅的分类
三、格栅的设计计算
第二节 调节池
一、调节池的作用
二、调节池的设置
三、调节池的设计计算
第三节 沉淀理论
一、沉淀类型
二、沉淀理论基础
三、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沉砂池
一、设计规范要求
二、平流沉砂池
三、曝气沉砂池
四、旋流沉砂池
第五节 沉淀池
一、设计规范要求
二、平流式沉淀池
三、竖流式沉淀池
四、辐流式沉淀池
五、斜板(管)沉淀池
第六节 隔油池
一、隔油池结构
二、隔油池的设计计算
第七节 气浮池
一、气浮原理
二、气浮法的类型
三、加压溶气气浮装置组成及设计计算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污水生物处理基础
第一节 污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
一、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生长
三、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四、微生物的代谢
五、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第二节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一、好氧生物处理
二、厌氧生物处理
三、生物硝化与反硝化
四、生物除磷
第三节 曝气理论
一、基本原理
二、曝气供气量计算
三、曝气设备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一)——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一、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
二、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三、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发展
四、膜生物反应器(MBR)
第三节 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一、传统活性污泥法设计的有关规范要求
二、曝气池容积设计计算
三、剩余污泥量计算
四、需氧量设计计算
第四节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及其设计
一、生物脱氮工艺
二、生物除磷工艺
三、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
四、氧化沟
五、SBR法
六、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方法的深化
一、污水水质特征的表征
二、活性污泥法模型简介
第六节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管理
复习思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