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由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第三十六辑为纪念清华国学院九十周年专号。内容包括赵元任未刊遗作,刘东等探讨文学与冲突的论文,辛德勇等历史地理学的论文等。评论栏中,钩沉出首位来清华任教的美国交换教授麦尔罗伊,评述了早期院友赵万里、杨筠如的其人其学。书评栏中收录了对清华国学院主编的《优选史中的文化中国》一书的述评等。
卷首语
论文
赵元任鲁迅、茅盾、沈从文和老舍的白话创作(1918—1937)
赵坚假名、拼音得失论
刘东让高高在上者跪下来——“大团圆”中的社会冲突
何恬越剧“晚出转悲”的缘由
辛德勇秦汉象郡别议
李丞“陵虚驾空”抑或“水深入地”?——北宋时期黄河三次北流地上河问题研究
张雪松河西昙旷与唐译《大乘起信论》
周景耀陈寅恪与宋诗因缘考
评论
陈怀宇乱世洋师中国缘:麦克尔罗伊之生平与志业
付佳从清华国学院到北京图书馆——赵万里与书为伴的学术生涯
李辉在“释古”和“疑古”之间——清华国学院的早期弟子杨筠如
书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编:《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李懿)
罗伯特·梅休编:《智者普罗迪科:文本、翻译与注解》(程炜)
玛格利特·戴斯劳瑞尔斯、皮埃尔.德斯特雷编:《剑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指南》(黄梦晓)
皮埃尔·朱代·德·拉孔布、海因茨·魏斯曼:《语言的未来: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刘玮)
张小忠:《思想的力量: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研究》(顾晓伟)
西蒙·沙玛:《风景与记忆》(张箭飞)
菲利浦.戴维斯:《维多利亚文学为何依然重要》(李博婷)
卡琳·巴伯:《论戏剧的生成:约鲁巴大众戏院生活》(程莹)
倪雅梅:《正直之笔:颜真卿的书法和宋代士大夫政治》(张丹)
拉里·夏纳:《艺术的发明:一种文化史》(郑守宁)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