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评论(第2辑)》共有18篇,内容集中于以下七个栏目:“历史与地理”栏目有5篇文章。杨俊明的《社会道德的变迁与罗马帝国的兴亡》认为社会道德的演变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指出社会道德的变迁是罗马帝国兴亡的重要原因。王成军的《“古典时代”与中西古典史学比较》聚焦于中西古典史学比较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对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吕厚量的《古希腊奥林匹亚文化地方性探析》以波桑尼阿斯的作品和其他相关史料为基础,分析了古希腊奥林匹亚文化地方性的表现及其成因。许鸿的《从窥探古典时期雅典妇女地位》以吕西阿斯的一篇演说辞为着眼点,透视了雅典社会男尊女卑的生活状况,探讨了古代雅典通奸罪的处罚重于强奸罪的原因。付晓倩的《古典时期雅典杀人罪探析》从审判程序、机构和宗教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古典时期雅典杀人罪的特征。
“哲学与文学”栏目有3篇文章。程志敏的《论西方哲学的原生本质》在论证了哲学与神话关系之后,认为作为思想世俗化的产物,哲学的产生首先应归因于战争。王献华的《的正义与施特劳斯的回归》强调以民族或者文化为单位来划分中外不仅是重复施特劳斯的老路,而且无法去除以现代的民族政治指向偷换人类共同追问之讥。刘淳的《爱欲、睡眠、死亡与歌唱的蝉》以《希腊选集》卷七196与《斐德罗篇>>259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古典文本中蝉的形象。
“史料译注”栏目有4篇文章。范秀琳节译了加图的《农业志》,王志超译注了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辞《反腓力**辞》,陈思伟译注了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一则海事贷款契约,刘磊、王慧翻译了一篇关于罗马皇帝尼禄富有启发性的文章。
“大家访谈”栏目刊载的是《王兴运教授访谈录》。内容涉及*名历史学家王兴运先生从中学、大学、研究班直至工作等方方面面,其中值得关注的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王先生与吴宓先生在政治理论和学术理念方面的“冲突”。
内容提示
历史与地理
社会道德的变迁与罗马帝国的兴亡
“古典时代”与中西古典史学比较
古希腊奥林匹亚文化地方性探析
从《关于谋杀埃拉斯托斯特尼》窥探古典时期雅典的妇女地位
古典时期雅典杀人罪探析
哲学与文学
论西方哲学的原生本质
《传道书》的正义与施特劳斯的回归
爱欲、睡眠、死亡与歌唱的蝉:《希腊选集》卷七196与《斐德罗篇》259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