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文化发展哲学引论
收藏
评价
文化发展哲学引论
商品编号:2352665
ISBN:978751616510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操奇 著
出版日期:2016-04-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02
页数:402
册数:1
大约重量:13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5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4.56 (3.6折)
原价:¥96.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文化发展哲学引论》以“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主体论求证”为研究对象,力图从马克思哲学视界出发,对文化发展进行主体存在论的哲学探究。这个探究首先界定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文化发展”“主体”概念,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客体自然与文化发展和主体的生产实践、交往活动、解释行为与文化发展的复杂关系,而对这四对关系的探讨是以主体(性)的生成、文化结构的优化、文化模式的改良为逻辑节点来展开。本书*后探讨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标准和主体目的。
引论文化发展的哲学研究\n
第一节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n
一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主体论求证\n
二本研究的价值\n
三文化发展的哲学研究方法\n
四本研究的内在络柯\n
第二节研究综述\n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n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n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n
第三节创新点及不足之处\n
第一章重要概念理解:马克思哲学视界\n
第一节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概念\n
一哲学视角下不同范式中的不同文化概念\n
二界定马克思哲学文化概念的方法论\n
三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文化概念\n
第二节发展与文化发展\n
一发展概念\n
二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发展概念\n
第三节主体:文化发展的担当者\n
一主体概念\n
二主体标准\n
三主体类型\n
四文化发展主体类型与文化发展模式\n
第二章生产实践与文化发展\n
第一节自然生态与文化发展\n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n
二自然生态与生态文化\n
三天人辩证法:人本生态型文化模式\n
第二节生产实践与文化发展\n
一生产实践: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n
二物质生产促进文化主体的生成和发展,最终生产了文化世界\n
三生产实践与文化结构\n
第三节生产方式.文化模式\n
一生产方式与文讹模式\n
二人本生态型后工业文化模式\n
第三章交往活动与文化发展\n
第一节存在与交往\n
一交往概念\n
二交往方式与主体类型\n
三主体性·交往理性·交往力\n
第二节交往活动: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n
一交往主体与文化类型\n
二交往活动与文化发展\n
三交往矛盾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n
第三节交往方式。文化模式\n
一交往方式与文化模式\n
二自由民主全球互惠交往文化模式\n
第四章解释行为与文化发展\n
第一节独立人格(主体)是文化发展的保障\n
一人格概念理解\n
二人格类型\n
三文化与人格\n
第二节先验批判:文化发展的灵魂\n
一何谓先验批判\n
二批判理性与自否主体\n
三先验批判与文化发展\n
第三节人格主体·批判理性·文化模式\n
一解释活动与文化模式\n
二自否性独立人格主体文化模式\n
第五章主体的历史生成:文化发展的动力和目的\n
第一节主体矛盾与文化发展\n
一人是一种集团矛盾结构\n
二主体矛盾与主体生成\n
三主体生成与文化发展动力\n
第二节主体历史生成与文化历史形态\n
一文化历史形态的划分标准与多样划分\n
二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文化历史形态理论\n
第三节人类解放与文化发展目的\n
一个人全面发展与文化发展目的\n
二自由个性与文化发展的目的\n
结束语\n
主要参考文献\n
后记\n
又记\n
操奇,男,湖北蕲春人,博士,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究兴趣为文化发展哲学、比较马克思主义、生命辩证法、文化批判。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诗作《美容院笔记》发表于《诗刊》(1999年第11期),并入选《湖北新诗精选》(建国60年)。 \n \n主(参)编著作多部。主编《艺术文化学》获武汉市政府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参编《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获武汉市政府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n \n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独立主持省级基金项目1项,独立主持厅级基金项目5项。 \n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