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于本水院士传记
收藏
评价
于本水院士传记
商品编号:2283798
ISBN:9787515909929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作者: 王雨培,陶社兰 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组织
出版日期:2015-10-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K826.16
页数:320
册数:1
大约重量:512(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6.04 (5.3折)
原价:¥6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生动翔实地描述了我国防空导弹领域著名专家,曾任航天二院野战防空导弹*系统总设计师于本水院士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弘扬了于本水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章农家之子尝尽生活苦滋味1.出生于动荡年代2.父母的言传身教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4.小学成绩名列前茅5.两位启蒙老师6.11岁做童工第二章中学阶段如饥似渴学知识1.土改工作队的小队员2.考上九台中学3.接受正规化教育4.空军英雄引发航空兴趣5.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章留学苏联激情立志航天梦1.成为留苏学生2.赴苏途中的“列车大学”3.一年过语言关4.刻苦钻研每个问题5.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6.转学火箭导弹专业7.聆听毛主席讲话8.繁忙而充实的留学生活第四章投身创业“红旗三号”创新高1.踏入防空导弹大门2.深入到生产一线去3.吃透“543”,反设计“543”4.国防部五院改名七机部5.“543”改进和“1028”会议6.“红旗三号”开启导弹创新之路7.“文革”中坚持科研工作8.“红旗三号”曲折研制路第五章近快战法击落U-2创奇迹1.地空导弹部队应运而生2.首次击落U-2飞机3.承担抗U-2机动光荣使命4.精心策划“系统工程”5.“近快战法”击落机动U-2飞机6.“近快战法”屡立战功第六章十年奋斗防御研制攻尖端1.“某工程”的来源2.论证防御总体方案3.投入“三号任务”研制4.“一百单八将”十年攻坚第七章 下放干校感受农村苦与乐1.与贫下中农“五同”2.自己动手打井3.在艰苦的劳动中发现快乐4.到袁寨公社宣讲文件5.田野上的“导弹梦”第八章 二次创业二代导弹建奇功1.二院重返地空导弹战线2.解决导弹总体最迫切的三个重要问题3.从正常式气动布局到鸭式气动布局4.首个具有麦撒效应的固体火箭发动机5.筒弹状态出厂开先河6.从设计源头确保安全7.建立防空导弹领域第一个火箭助推柔性滑轨试验场8.导弹测试迈上新台阶9.茫茫戈壁“干打垒”10.“二院真有两下子”11.导弹定型试验的三次历史时刻12.紧密团结合作单位13.转战巡航战术地地导弹研制第九章舰空导弹由陆转海闯新关1.国外低空超低空反舰导弹研制风起云涌2.中国低空超低空反反舰导弹研制拉开序幕3.“陆转海”跳跃式进入研制4.集智攻关重大关键技术5.五脏六腑做“相对运动”6.导弹测试实现数字化7.型号研制成功的法宝第十章三代导弹野战防空抗精导1.研发陆军野战防空导弹2.论证高度集成的*系统3.拍板定下导弹创新方案4.确定重大关键技术方案5.导弹设计的创新6.对青年一代“扶上马送一程”7.归零工作引导型号研制有序前进第十一章亦师亦友通百家而精一道1.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2.善于化解工作中的纷争3.善于协调多方面关系4.坚持做科研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5.重视培养人才6.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第十二章八旬院士追逐空天防御梦1.进行空天防御技术发展课题研究2.远程防空导弹推进与弹道问题研究3.质量矩控制导弹研究4.防空导弹颤振问题研究5.大气层内导弹的机动与控制问题6.临近空间课题研究7.自旋导弹的新问题8.八旬院士的空天防御梦9.“非典”期间奔赴一线解难题10.航天系统人才观11.著书立说第十三章大爱无疆情系亲人与家乡1.相识于留苏预备部2.事业上相互支撑3.孩子们心中“山一样高大的父亲”4.子欲养而亲不待5.难忘故乡养育情6.出钱出力改善家乡教育条件7.捐资改善乡亲们的吃水条件8.爱读书,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于本水大事年表后记
王雨培,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二院高级工程师。在航天二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系统总体设计工作,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第二总体设计部十佳通讯员。
陶社兰,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新闻社高级记者。著有《影响中国未来政策的30双眼睛》《和香港一起走过》等。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