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理论的始点、基点与终点。黑格尔终其一生所探讨的主题就是:人的本质及其现实化问题,即人学。黑格尔不是独立抽象谈论人,而是从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和法学等各角度,从家、社会与国家等诸实体层面,来对人进行“解蔽”。本书主要探讨:一是,黑格尔对以前主要经典理论的批判与继承;二是,黑格尔人学的主要内容;三是,黑格尔人学的现当代主要传承与影响。不理解黑格尔人学理论全貌,就很难真正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也很难理解西方诸多法哲学经典的理论真谛,也不能深刻理解法、法治、家、市民社会、国家之本质、使命及其实现问题。因而,黑格尔人学研究,将有助于理解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与法治的真实要义,有助于深入理解以人为本、德法并治与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全面法治中国宏伟蓝图的现实构建。
目录
**章黑格尔人学理论研究概述
**节研究的动因与方法
一、研究动因与目的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探源与传承
第二节黑格尔人学思想研究的内容概要
一、黑格尔人学思想探源目录
**章黑格尔人学理论研究概述
**节研究的动因与方法
一、研究动因与目的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探源与传承
第二节黑格尔人学思想研究的内容概要
一、黑格尔人学思想探源
二、黑格尔人学要义概述
三、黑格尔人学思想的现当代传承
第二章黑格尔对古希腊人学的批判与继承
**节黑格尔对于智者学派的人学思想的反思
一、智与德之人:国家根基
二、人:万物的主宰者
第二节黑格尔对于苏格拉底的人学批判
一、我:良心的主宰者
二、伦理难题:主观自由与普遍法则的二律相背问题
三、美德与守法
四、苏格拉底悲剧之因:良知与法的冲突
五、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良心的坚守
六、后世伦理学的种子
第三节黑格尔对于柏拉图人学思想的批判
一、哲学:普遍性之思想把握
二、正义是国家的**原则
三、柏拉图的理论缺陷:拒斥主观自由
四、黑格尔对柏拉图理念论的继承与整合
五、黑格尔与柏拉图人学的再比较
第四节黑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人学思想的批判
一、幸福之善:热情服从理性=美德
二、人:国家善与个人善的结合体
三、黑格尔与亚里士多德的人学比较
第五节黑格尔对于斯多葛派人学思想的批判
一、依照理性生活,做有修养的人
二、外在善、内在善与整体善
三、斯多葛学派的理论困境:理性对快乐的拒斥
本章小结
第三章黑格尔对于近代启蒙人学的批判
**节黑格尔人学与笛卡儿人学的比较
一、思维自由:人的存在与思想解放
二、我与上帝:有限与无限存在
第二节黑格尔人学与斯宾诺莎人学:比较与批判
一、人在神中的存在
二、自由人:依照理性共存者
三、法的使命:自我保存与国家稳定
四、斯宾诺莎人学缺陷:普遍性对个体自由的淹没
第三节黑格尔与康德人学思想:批判与比较
一、理论理性:感性、知性和理性
二、人不能认识物自体
三、人:理性且自由的道德存在者
四、康德人学的缺陷:自由律之空洞性
五、黑格尔人学与康德人学的比较
第四节黑格尔人学与费希特人学思想:批判与继承
一、自我自由与一般自由
二、自由人体系:相互限制与承认
三、黑格尔人学对费希特人学的批判与继承
本章小结
第四章黑格尔关于人与哲学
**节哲学的目的和任务
一、哲学:人探究真理与自由的精神属性
二、哲学的*终使命:理性与现实的**和解
三、思维的规律:表象到思想、信念
四、思维的基地:道德、法律和宗教
五、自由精神的辩证法依据
第二节人的存在与本质
一、存在:我是外界接纳器
二、人的解放:人格自觉与法权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主观精神的人
**节精神概念与人的自由
一、精神的概念
二、精神自由:超越
张君平,男,民法硕士、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法哲学与当代中国法治问题。1992年考取律师资格,1995年至2000年从事执业律师工作,2000年至2003年在贵州大学攻读民法硕士,后到九江学院法学院从事法学教书,2008年至2011年师从于南京师大高兆明攻读伦理学博士。2010年至今先后在《学术界》《前沿》《理论导刊》《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山西师大学报》《新疆社科论坛》《理论与现代化》等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黑格尔、费希特、康德、罗尔斯等经典法权人格思想的学术论文1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