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世纪,是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发生巨变的时代。蒙古的迅速崛起对东亚国际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以礼仪朝贡为特征的关系模式。重新构建了古代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长期以来周旋于宋、辽与金政权之间、实行平衡外交的高丽王朝遭到了空前强大的蒙古势力的威胁,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韩国学者金翰奎认为,蒙元时期的元丽关系带有传统中韩关系中所看不到的特殊性质:“这一时期的韩中关系应该分两个时期来考察,其中一个时期是蒙古侵攻韩国而韩国进行抵抗的时期,另一时期是蒙古占领中国后建立元朝,与高丽讲和,直到元朝灭亡的时期。在前期,只存在非制度的战争关系,而在后期,各种特殊制度规定了两者的政治外交关系”。该观点与日本学者内藤隽辅的看法大致相同,内藤在《高丽风俗对蒙古的影响》一文中将蒙(元)丽关系分三期:从契丹遗族入高丽开始,属于斗争阶段;第二期服属时代,从高丽元宗末年,忠烈王娶元公主开始,凡八十余年;第三期为余波。虽然如此,但高丽始终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元人姚燧描述这种状况说,高丽“有宗庙蒸尝以奉其先也,有百官布列以率其职也;其刑赏号令专行其国;征赋则尽是三韩之境,惟所用之,不入天府”。即是说,高丽原有的政权机构和各项制度都不改变,财政也相对独立。可以认为元与高丽的政治关系继承有过去封贡关系的成分,但双方的政治关系又与传统的朝贡关系有所区别,这种特殊性早已为前辈学者体知,韩国学者全海宗教授就曾指出。
可以说,这个时期双方封贡关系的维系是以实力对比为基础的。一旦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双方政治关系的稳定就可能受到影响。
关于元丽关系的特殊性,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萧启庆教授指出,“元丽关系不能以传统的封贡关系来描述。在元代,中国对韩国的关系,由消极的领导转变为直接的主宰。元朝直接主宰高丽所反映的是蒙古人的威服各国的世界观,而不是中国的修文德以服远人的观念”。两国关系由于蒙古的征服观念表现出某些不同以往的内容。黄枝连教授则提出:“蒙古人的好战和佞佛严重地扭曲了‘天朝礼治体系’。”这就是说,元与高丽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在“天朝礼治体系”的宏观架构之内展开的。
虽然此阶段元丽关系特殊,高丽始终面临着外来的巨大压力,但是此阶段的高丽方面却文化较为昌明,无论是官修史籍,还是文人私纂之集,皆相当丰富,传世之数量也甚是可观(其中文人私纂之集的一些内容被收入官修史籍之中)。总体看来,至今韩国保存了诸多有助于蒙元史研究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同时代的高丽文人的文集;二为官撰史书,如《高丽史》;三为族谱、碑文、地图;四为传人韩国今在华已佚失的元代书籍,如《至正条格》。这些资料意义不仅在于“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更在于对此时期异族之人对吾国的观感、心态之考察。
他山之玉:高丽史料中的蒙元史研究(代序)
上编 从高丽材料看元丽关系
第一章 天崩地裂:蒙古东征高丽对其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
第一节 蒙丽的接触
第二节 蒙古七征高丽与高丽的反应
第三节 高丽武人政权的倒台与蒙丽邦交的正常化
第四节 高丽与征东行省的关系
第二章 扶危持倾:与蒙元接触初期时高丽的两类使臣
第一节 降蒙的使臣
第二节 取得巨大成就者——宋彦琦与金守刚
第三节 杰出的外交家——李藏用
第三章 人在旅途:高丽人赴元状况考述
第一节 高丽赴元路线
第二节 使臣沿途所受招待
第三节 入朝待遇
第四章 息息相通:高丽入元使臣接触人士初探
第一节 与蒙元重臣的交往
第二节 在元高丽人
第三节 文人儒士
第四节 双方交往的语言问题
第五章 反客为主:以印侯为例看怯怜口与高丽政局
第一节 怯怜口与从嫁人
第二节 印侯在高丽的际遇
第三节 张舜龙等其他怯怜口
第六章 同学同年:元与高丽士人的情感纽带辨析
第一节 李穑与同学的交谊
第二节 同年友情的建立
第三节 同年友情的延续
第七章 两都记忆:高丽人眼中的繁华与落幕
第一节 高丽人眼中的元大都
第二节 元末大都的生存危机——以“万人坑”事件为中心
第八章 流徙博弈:元明之际高丽境内中国流民考察
第一节 元末辽阳行省的政局
第二节 元明之际人口向高丽的迁徙
第三节 明初中原与高丽的流民交涉
第四节 明初流民的其他动向
第九章 元丽交流二题
第一节 元丽朝贡贸易初探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交流
下编 考辨编
第十章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中的高丽王子考
第一节 柏朗嘉宾笔下的高丽王子
第二节 永宁公王?非出使高丽王子辨
第十一章 天朝转变:高丽奉事金、元用语略考
第一节 “天朝”观念转变的前夜
第二节 “天”、“天朝”观念与金元政权
第三节 金元时代高丽人的“朝天”之行
第四节 天朝地位的进一步确立
第十二章 再谈木棉“传入朝鲜”:兼谈其在宋元时期的传播
第一节 木棉传人朝鲜时间为1364年
第二节 木棉摘取地点不在元朝的江南
第三节 “江南”、“南荒”意义之再探讨
第四节 文益渐在元的活动及木棉的北传
第十三章 “故国”之思:元明两代中国域外遗民之比较
第一节 明代初期朝鲜遗民心态窥视
第二节 李穑对元朝的依恋
第十四章 高丽史料与元史研究札记三题
第一节 述律杰的生年
第二节 金元素生平述略
第三节 韩国历史上的王安石形象
参考文献
后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