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全国高等院校会计系列规划教材:基础会计教程(第3版)》结合2006年2月颁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新《公司法》和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其他会计相关法规,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有关新修订的内容充实进来,在阐述传统手工会计处理的同时,又介绍了电算会计的处理,实行手工会计原理与电算会计原理并举讲解,以适应我国会计电算化(或称会计信息化)蓬勃发展的需要。《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全国高等院校会计系列规划教材:基础会计教程(第3版)》结合基础会计实务并借鉴国际惯例,以企业会计为重点,适当结合机关、事业等其他经济单位的特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基础会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本课程为2000年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会计学课程群”课程之一,2006年又获得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
《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全国高等院校会计系列规划教材:基础会计教程(第3版)》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开设“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材及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学习基础会计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教材,也可供财会人员及财政、税务、金融等经济部门的工作者学习参考。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概念
三、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四、会计的本质
第二节 会计的目的与性质
一、会计的目的
二、会计的特点
三、会计的性质
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二、资金及资金运动
三、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
四、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
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
第四节 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的任务
第五节 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的方法依存于会计数据处理技术
二、会计的方法
三、会计核算的方法
四、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方法
第六节 会计学及其分支
一、会计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二、会计学的内容
第二章 会计前提和会计原则
第一节 会计前提的意义
第二节 会计前提的基本内容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三节 会计原则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概念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产生与发展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和创新
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要素及其关系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二、确定经营成果的要素
三、会计等式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意义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三节 账户及其结构
一、账户及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账户的结构
四、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的关系
第四节 复式记账
一、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三、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一、为什么要同时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六节 试算平衡
一、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的编制
二、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明细表的编制
第四章 成本、费用和营业收入、利润
第一节 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第二节 物资采购过程核算
一、物资采购成本的组成
二、物资采购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
三、采购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四、物资采购成本计算
五、有关在途物资的说明
第三节 产品生产过程核算
一、生产费用与产品生产成本的概念
二、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三、生产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
四、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五、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第四节 产品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的核算
一、销售过程的核算
二、财务成果的核算
第五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和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的性质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三、国有独资公司的投入资本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投入资本
第二节 股份有限公司的投入资本
一、普通股及其权利
二、优先股及其权利
三、股本的核算
四、资本公积的核算
第三节 股份有限公司的留存利润
一、公司利润分配的程序
二、留存利润的有关业务及其会计处理
第四节 其他经济业务
一、银行借款的核算
二、货币资金结算业务的核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