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突发新闻教程
收藏
评价
突发新闻教程
商品编号:2263603
ISBN:978730125947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军 著
出版日期:2015-1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212
页数:322
册数:1
大约重量:6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6.9 (8.2折)
原价:¥4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突发新闻教程》以全媒体环境为视域对突发新闻传播规律与现象进行研究,立足新闻学,综合运用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新的传播环境对我国现有突发新闻报道机制的挑战和应对之策;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对我国各类媒体突发新闻报道方式以及舆论引导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为改进和完善我国突发新闻报道体制和机制,提高突发新闻报道质量和提升突发新闻报道研究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力求在突发新闻报道的理论架构上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推动全媒体环境下突发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
《突发新闻报道》是选修课系列中对应的教材。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突发事件概述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二、突发事件分类
三、突发事件特征
第二节突发事件与突发新闻
一、突发新闻与突发事件的区别
二、突发事件转换为突发新闻的特点
三、突发事件转换成突发新闻的关键在于真实性
四、全面提升记者的突发新闻传播能力
第三节突发新闻传播的媒介形态及相互影响
一、突发新闻传播的媒介环境
二、新媒体突发新闻传播特点
三、媒介形态的变化对突发新闻报道的影响前言转换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突发事件概述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二、突发事件分类
三、突发事件特征
第二节突发事件与突发新闻
一、突发新闻与突发事件的区别
二、突发事件转换为突发新闻的特点
三、突发事件转换成突发新闻的关键在于真实性
四、全面提升记者的突发新闻传播能力
第三节突发新闻传播的媒介形态及相互影响
一、突发新闻传播的媒介环境
二、新媒体突发新闻传播特点
三、媒介形态的变化对突发新闻报道的影响
第二章我国突发新闻报道历史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我国突发新闻报道的历史回顾
一、1949—1978年的突发新闻报道
二、1979—2003年的突发新闻报道
三、2003年以来我国突发新闻报道
第二节突发新闻报道“左”倾现象批判
一、突发新闻报道中的“左”倾现象
二、突发新闻报道“左”倾现象发生的原因
三、突发新闻报道“左”倾现象发生的控制
第三节灾难性报道与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和灾难性报道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缺失人文关怀现象
三、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第三章全媒体时代突发新闻报道新特点
第一节重视突发新闻报道与尊重受众知情权
一、尊重受众知情权
二、突发事件报道是突发新闻传播活动的重点
三、尊重受众突发事件知情权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第二节媒体新技术革命改变突发新闻报道格局
一、媒体新技术出现使突发新闻传播改变以往缓报瞒报格局
二、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再也捂不住了
三、突发新闻传播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特点
第三节公民记者出现推动突发新闻传播模式发展
一、自媒体时代下的公民记者
二、公民记者现象所体现的新闻理念的转变及其影响
三、参与式新闻理念推动了新的传播模式的发展
四、由公民记者到参与式新闻理念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第四章突发新闻的传播模式和机制改革
第一节传统的突发新闻传播模式
一、信息传播的概念和模式
二、传统的突发新闻传播模式
三、传统突发新闻传播模式分析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新闻传播模式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新闻传播模式
二、新媒体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影响
三、新媒体突发新闻传播模式分析
第三节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突发新闻传播模式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模式的变化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模式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突发新闻传播模式分析
第五章突发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一节突发新闻传播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一、突发新闻报道中的快速反应机制
..发现篇
第六章突发新闻的信息发现与采集
第七章突发新闻的信息处理
第八章突发新闻采访的特点与技巧
第九章突发新闻采访对象快速接触策略
第十章突发新闻采访对象情绪调控策略传播篇
第十一章突发新闻写作的模式化
第十二章突发新闻写作的主要报道形式
第十三章突发新闻写作的语言与表达
第十四章突发新闻写作叙事模式
第十五章突发新闻报道的策划、编辑和评论
第十六章突发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参考文献
后记
李军,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记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