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淮海惟扬州——二千五百年扬州图志
收藏
评价
淮海惟扬州——二千五百年扬州图志
商品编号:2252542
ISBN:978710111073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 张连生 编
出版日期:2015-07-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K295.33-64
页数:260
册数:2
大约重量:4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02.4 (6.3折)
原价:¥480.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今年是扬州建城两千五百年。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拉开了古城发展的序幕。凭借濒临运河、长江与淮河的有利条件,扬州在中国历史上一向以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人文荟萃而闻名,在汉朝、唐朝和清朝曾经有过三次辉煌时期:汉代被描述为“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柂以漕渠,轴以昆岗,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唐代有“春风荡城郭,满耳沸笙歌”,“东南佳丽”“扬一益二”的美誉;清代则将扬州与杭州、苏州与扬州并列,称为“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扬州作为一个园林城市而为世人所公认。在清末的交通大变局中,扬州曾经因为与主流交通失之交臂而一度衰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人在城市建设的征途上奋起直追,如今,扬州拥有了铁路、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扬州泰州机场等一系列现代交通设施。同时,扬州又没有忘记历史和文化,牵头申报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取得成功,表明今日扬州在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扬州城在历史上曾历尽沧桑,几经兴衰,古代各种著述中曾经用舆图为古城留下宝贵的记录,今人的研究成果常常也以地图向人们描绘出扬州城的历史风貌。
本书从《扬州水道记》(清?刘文淇著)、《光绪江都县续志》(清?谢延庚修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清?谢延庚修纂)、《南巡盛典》(清?高晋辑)、《扬州画舫录》(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平山堂图志》(清?赵之璧撰)《鸿雪因缘图记》(清?完颜麟庆等撰)等各种著述及舆图中遴选120余幅图,以“图志”的形式,梳理扬州城的历史发展轨迹,勾勒扬州城天今日的历史风貌。
图书内容丰赡,采用宣纸双色印刷,繁体竖排,朱栏乌字,保留古典原貌;配以精美函套;另有当代著名画家刘南平所画《扬州盛景图》。无论是个人收藏品读彰显人生品位,还是作为馈赠前辈的高雅文化礼品,均系上乘之选。
上册
第一章 城郭???
一 九州分域?
二 春秋形??
三 春秋地理?
四 隋唐?州?
五 唐?州城郭示意?
六 宋三城?
七 宋大城?
八 宋江都??
九 唐宋明清?州城??示意?
一○ 明?州府所?州??
一一 明?州府城隍?
一二 明江都??
一三 清代?州府城池?
一四 清初江都?城?
一五 清嘉???州府所?州??
一六 清嘉??江都、甘泉?四境?
一七 晚清?州府城??
一八 民??期江都?城??
十九 新中?成立初期?州市老城?示意?
第二章 运河水道图
下册
第三章 名胜古迹图(续)
第四章 北郊胜境图
第五章 ?淮?政?
第六章 军营教场图
版权页题:张连生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