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章旗、谌红辉、谭健晖、冯源恒、黄永利等编著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培育技术》针对我国林浆纸(板)一体化产业和松脂产业中的主要原料林树种马尾松开展研究。书中详细地介绍了马尾松工业用材林的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选育、专用性种子园建立、培育技术体系、密度管理、人工林稀疏规律及不同无性系/家系木材性质的差异。
作为一部我国马尾松工业用材林的研究专著,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数据翔实,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马尾松工业用材培育有重要意义。此书可作为林业科研、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供林业局、林场、造林公司等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或参考。
前言
第1章 总论
1.1 良种选育
1.1.1 早期选择
1.1.2 优良家系选择和林木良种审定
1.1.3 纸浆材选择
1.1.3 种质基因收集与良种基地建设
1.2 工业用材林优化栽培模式
1.2.1 密度调控技术
1.2.2 间伐技术
1.2.3 施肥技术
1.3 马尾松工业用材林高产试验示范林营建技术
1.4 研究成果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第2章 遗传改良及优良家系选择
2.1 马尾松纸浆材育种研究进展及策略前言
第1章 总论
1.1 良种选育
1.1.1 早期选择
1.1.2 优良家系选择和林木良种审定
1.1.3 纸浆材选择
1.1.3 种质基因收集与良种基地建设
1.2 工业用材林优化栽培模式
1.2.1 密度调控技术
1.2.2 间伐技术
1.2.3 施肥技术
1.3 马尾松工业用材林高产试验示范林营建技术
1.4 研究成果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第2章 遗传改良及优良家系选择
2.1 马尾松纸浆材育种研究进展及策略
2.1.1 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的研究
2.1.2 木材纤维形态遗传变异的研究
2.1.3 木材化学组成遗传变异的研究
2.1.4 木材材性性状之间相关性及改良的研究
2.1.5 马尾松纸浆材选择育种策略
2.2 马尾松优良家系选择的适宜年龄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结论与讨论
2.3 马尾松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变异研究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3 结论与讨论
2.4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纤维形态遗传变异及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4.3 讨论
2.5 马尾松家系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异
2.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5.2 结果与分析
2.5.3 结论与讨论
2.6 马尾松种子园2个无性系木材密度变异规律
2.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6.2 结果与分析
2.6.3 结论与讨论
2.7 马尾松种子园6个家系生长和木材性质的比较研究
2.7.1 试验林地自然情况
2.7.2 研究方法
2.7.3 结果与分析
2.7.4 结论与讨论
2.8 马尾松种子园家系化学组分的株内纵向变化规律
2.8.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8.2 结果与分析
2.8.3 结论与讨论
2.9 马尾松第一代育种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与选择评价
2.9.1 材料与方法
2.9.2 结果与分析
2.9.3 结论与讨论
2.10 马尾松工业用材林优良基因型选择
2.10.1 材料与方法
2.10.2 结果与分析
2.10.3 结论
第3章 人工林培育及利用
3.1 马尾松造林密度效应研究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方法
3.1.3 结果分析
3.1.4 结论
3.2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与效益的影响研究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结论与讨论
3.3 马尾松人工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结论
3.4 马尾松间伐的密度效应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3 结论与讨论
3.5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化性质的影响
3.5.1 材料与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结论与讨论
3.6 林分密度及施肥对马尾松林产脂量的影响
3.6.1 研究方法
3.6.2 结果与分析
3.6.3 结论
3.7 连栽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比较研究
3.7.1 试验样地概况
3.7.2 试验方法
3.7.3 结果与分析
3.7.4 小结与讨论
3.8 马尾松中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经济收益分析
3.8.1 材料与方法
3.8.2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投资成本的构成
3.8.3 结果与分析
3.8.4 结论与讨论
3.9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平衡施肥研究
3.9.1 试验地概况
3.9.2 试验设计与施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