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错仁幅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区北部。通过调查,厘定了测区大地构造格架和构造一地层分区,建立了测区构造一地层系统。在测区北部白头山、岗盖日、狮头山等地划分出若拉岗日构造混杂岩;在白头山及普若岗日等地发现小面积酸性侵入岩,丰富了调查区构造和岩浆活动资料。将区内大面积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划分为新近纪及古近纪两个喷发时代,分别厘定为石坪顶组和鱼鳞山组。在狮头山变基性火山岩中发现有蓝闪石高压变质矿物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多格错仁幅I45C002004)》告共八章,约25万字,插图198幅,插表58个,图版7个。报告对测区地层及沉积环境、岩浆岩、变质岩、构造地质及地质发展史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与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可供从事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和区域地质矿产、油气调查的生产、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任务与要求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第三节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工作程度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二、地质工作程度和利用程度第四节 完成任务情况一、工作概况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三、质量评述第五节 生产组织及人员编制第二章 地层第一节 岩石地层一、若拉岗日构造地层分区二、多格错仁地层分区三、古近系和新近系四、第四系第二节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一、晚三叠世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二、侏罗纪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第三节 层序地层一、晚三叠世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二、侏罗系一白垩系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三、层序时空格架及沉积演化第四节 几个地层的时代讨论第三章 岩浆岩第一节 侵入岩一、酸性侵入岩二、超浅成侵入岩三、超镁铁质岩第二节 脉 岩第三节 火山岩一、若拉岗日岩群火山岩二、新生代火山岩第四章 变质岩与变质作用第一节 变质作用类型、变质作用时期和变质单元的划分一、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二、变质岩同位素年龄及变质作用构造背景三、变质单元划分第二节 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一、主要变质岩石类型及特征二、变质岩系的原岩恢复及建造特征三、变质矿物及变质相四、变质作用的叠加第三节 动力变质作用及韧性剪切带一、韧性糜棱岩型动力变质作用二、脆性碎裂岩型动力变质作用第四节 变质变形序列及演化一、变质变形序列二、变质地质事件和变质变形演化阶段的划分第五章 构造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一、大地构造位置二、区域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三、构造单元划分第二节 各次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特征一、若拉岗日构造混杂岩带二、羌塘北缘冲断带三、多格错仁断褶区第三节 测区构造层划分一、重要不整合界面二、构造层的划分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与环境地质一、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二、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三、新生代火山活动四、第四纪冰川活动与大冰盖第六章 地质发展史第一节 基本思路第二节 主要地质事件及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一、主要地质事件二、构造演化阶段划分第三节 地质发展演化史一、前奥陶纪:变质基底形成阶段二、奥陶纪-石炭纪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三、二叠纪南部伸展-中部汇聚俯冲演化阶段四、早-中三叠世局部伸展演化阶段五、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碰撞造山演化阶段六、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前陆磨拉石盆地演化阶段七、后造山隆升阶段第七章 国土资源概况与现代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第一节 自然资源一、水资源二、土地资源三、生物资源四、能源资源第二节 旅游资源第三节 矿产资源一、概述二、主要找矿线索第四节 现代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一、目的和意义二、方法和手段三、分类和特征四、加强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第八章 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建议一、主要成果及认识二、存在问题及建议参考文献图版说明及图版附件1:25万多格错仁幅(145C002004)地质图及说明书
著者取自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