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认识中国 古代科技中的智慧(中文版)
收藏
评价
认识中国 古代科技中的智慧(中文版)
商品编号:2125099
ISBN:9787561938515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史晓雷,周志宇 著
出版日期:2015-05-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N092-49
页数:146
册数:1
大约重量:6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9.25 (6.5折)
原价:¥4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在这本书里,我们想展现给大家的是曾经被长期忽视的古代中国的科技实践。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们以东方人独有的智慧发现自然规律,提升技术水平,并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我们为那些已经消逝了的发明而扼腕叹息,也为那些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技术奇迹而拍案叫绝。最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中国古人如何运用智慧一步步改善他们的生活时,会产生一种共鸣:任何时代,创造力都能改变生活。


第一章 农耕与天时
中国有上万年的农耕历史
耕作技术:“耕-耙-耢”与“耕-耙-耖”
播种工具:耧车与砘车
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灌溉工程:都江堰
农时安排:节气
历法设计:阴阳历(农历)
时间记录:圭表、日晷与漏刻
观察宇宙:从浑天仪到水运仪象台
第二章 饮食与器具
粮食清选:风扇车
粮食加工:水磨
第一章 农耕与天时 中国有上万年的农耕历史 耕作技术:“耕-耙-耢”与“耕-耙-耖” 播种工具:耧车与砘车 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灌溉工程:都江堰 农时安排:节气 历法设计:阴阳历(农历) 时间记录:圭表、日晷与漏刻 观察宇宙:从浑天仪到水运仪象台 第二章 饮食与器具 粮食清选:风扇车 粮食加工:水磨 中国菜的烹饪:火、水、油 中国菜的味道:“五味之首”盐 加热工具:炉灶和风箱 青铜冶炼:模范和失蜡法 餐饮用具:陶与瓷 第三章 衣着与织造 中国丝绸有5500年的历史 蚕丝的获取:缫丝与络丝 蚕丝到衣料:并丝和织造 平民的衣料:麻衣与麻纤维 纺织业的兴盛:纺车的变迁 保暖材料的出现:棉花与搅车 棉花的利用:弹棉与纺棉 衣料的色彩:染料的制取 染色的方法:浸染、套染与印染三缬 第四章 居室与墓葬 不易留存的中国古建筑 防止雨水侵蚀:大屋顶 支撑与采光:斗拱 稳固与抗震:榫卯结构· 北方的典型民居:四合院 移动的房子:蒙古包 防潮的山居:吊脚楼 独特的建筑:客家土楼 中国墓葬习俗有悠久的传统 2200年前的军队:秦始皇兵马俑 生与死的关联:明十三陵 第五章 交通与交流 中国的车:“战车”与“货车” 中国的路:从地上到山中 中国的桥:梁桥、浮桥、索桥、拱桥 1400岁的石桥:赵州桥 中国的船:沙船、广船、福船 不沉船的秘密:水密舱 把握远航的方向:指南针 600年前的远洋传奇:郑和下西洋 对抗中的交流:火器与火药 信息的传播:造纸术与印刷术 显示全部信息
史晓雷,男,1979年生于河北涉县。2010年毕业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获理学(科技史)博士学位。目前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范围为中国古代技术史、图像中的传统技术等,已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农史》《国家博物馆馆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篇。曾担任美国技术史学会的International Scholar(2013-2014)。承担的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金元时期农具的考证研究”(2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代王祯《农器图谱》研究”。业余从事科普作品的创作,已出版科普著作有《科学十大突破》,并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发表科普随笔20篇。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