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从象征到魔幻
收藏
评价
从象征到魔幻
商品编号:2106994
ISBN:978751616066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曹卫军 著
出版日期:2015-05-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I109.9
页数:313
册数:1
大约重量:9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9.44 (5.8折)
原价:¥6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曹卫军编著的《从象征到魔幻--西方现代派文学主流》选取了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相对而言较为重要的六个流派:“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英美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 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兼顾了诗歌、小说、戏剧,对各个流派的特点和发展状况给予了清晰的疏理和准确的评析。在作家作品解读上,对于重点讨论的波德莱尔、T. S. 艾略特、卡夫卡、奥尼尔、伍尔芙、乔伊斯、萨特、加缪、尤奈斯库、贝克特、马尔克斯等标志性作家,以多元论题代替全面评说,既彰显了其创作个性,也突显了该作品丰富的内涵及其在现代派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全面地揭示出了声势浩大的现代派文学运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第一章象征主义文学
第一节象征主义文学概述
一关于“象征主义”
二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爱伦·坡
三法国象征派
1.魏尔伦:《诗的艺术》
2.兰波:少年成名的“通灵者”
3.马拉美:“纯诗”
四后期象征主义
1.瓦雷里:“墓园”——沉思永恒,正视死亡
2.叶芝:拜占庭——内容丰富的象征物
3.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对存在的领悟
第二节象征主义诗学理论
第三节波德莱尔
一“永远孤独的命运感”——生平简介第一章象征主义文学
第一节象征主义文学概述
一关于“象征主义”
二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爱伦·坡
三法国象征派
1.魏尔伦:《诗的艺术》
2.兰波:少年成名的“通灵者”
3.马拉美:“纯诗”
四后期象征主义
1.瓦雷里:“墓园”——沉思永恒,正视死亡
2.叶芝:拜占庭——内容丰富的象征物
3.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对存在的领悟
第二节象征主义诗学理论
第三节波德莱尔
一“永远孤独的命运感”——生平简介
二《恶之花》——令人战栗的“病态之花”
1.一部“有头有尾的书”
2.“美”的独特形态
第四节T.S.艾略特
一“荒原”上的足迹——创作概述
1.“荒原”时期
2.超越“荒原”,寻求救赎
二艾略特的诗歌理论
1.“非个人化”理论
2.“客观对应物”
三《荒原》——“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1.荒原上的声音
2.《荒原》的艺术创新
第二章表现主义文学
第一节表现主义文学概观
一表现主义文学的产生
二表现主义戏剧概况
1.斯特林堡:“观念剧”的先驱
2.凯泽:“新人”的塑造
3.托勒:“观念剧”的深入
第二节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
第三节奥尼尔和他的《毛猿》
一“要么当个艺术家,要么什么也不是”
二创作概况
1.从《天边外》到《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
2.表现主义剧作:《琼斯皇帝》
三《毛猿》——人的归属
1.扬克的寻找归属之路
2.表现主义戏剧的教科书
第四节卡夫卡
一“平淡”而短暂的一生
二卡夫卡的精神肖像
1.和父亲的紧张关系
2.文学与职业、爱情的矛盾
3.卡夫卡的身份焦虑
三《变形记》——人的异化
1.关于“变形”
2.荒诞的真实
四“孤独三部曲”——寻求的意向
1.无家可归的《美国》
2.无处不在的《审判》
3.无法进入的《城堡》
第三章意识流小说
第一节意识流小说概述
一意识流小说的理论基础
1.何为“意识流”
2.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3.柏格森的“心理时间”说
二意识流小说的文学渊源
1.渊源
2.先驱:普鲁斯特——“找回逝去的时间”
第二节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第三节伍尔芙:存在的瞬间
一生平及小说创作
1.“莎士比亚的妹妹”——生平简介
2.小说创作概况
二小说理论与“双性同体”
1.“现实等于真实吗?”——小说理论
2.“双性同体”——女权主义的先驱
三《到灯塔去》
1.拉姆齐夫人——大地之母
2.“灯塔”意象
第四节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尤利西斯》
一都柏林的精神书写
二《尤利西斯》
1.都柏林的日常生活
2.评论界的盛宴
3.三个体现了“真实的人性”的典型形象
4.神话的复活
5.符合人物个性和心理特点的的意识流
第四章存在主义文学
第一节存在主义文学概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哲学背景
2.文学渊源
二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概况
1.法国存在主义文学:波伏娃的女性书写
2.法国以外的存在主义文学
第二节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
第三节加缪的“荒诞哲学”及文学创作
一生平与创作简介
二“荒诞哲学”——作为哲学家的加缪
三《局外人》——荒诞的人
1.“局外人”的含义
2.“现代的西绪福斯”——莫尔索的形象
四《鼠疫》——恶的永恒性
1.“鼠疫”的象征意义
2.反抗的主题——从个人到集体
第四节萨特的“存在哲学”及文学创作
一从学者到社会活动家——生平与创作简介
二“存在哲学”——作为哲学家的萨特
1.存在先于本质
2.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三《恶心》——存在的偶然性与荒诞性
四《禁闭》——人与他人
1.主题——“他人就是地狱”
2.“情境剧”——极限境遇
第五章荒诞派戏剧
第一节荒诞派戏剧概述
一“荒诞”概念的文学演变
二荒诞派戏剧概观
1.阿达莫夫:追求的无希望与努力的徒劳
2.热内:“20世纪的波德莱尔”
3.品特:“威胁的喜剧”
4.阿尔比:美国梦的破灭
第二节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特征
第三节尤奈斯库的创作
一创作概况
1.《椅子》:“悲闹剧”
2.《犀牛》:是被异化还是主动走向异化?
二《秃头歌女》——“反戏剧剧本”的典范
1.“荒诞”的主题
2.语言的崩溃
第四节贝克特及《等待戈多》
一创作概况
1.《结局》:是结局还是开始?
2.《啊!美好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还是无望的困境?
二《等待戈多》——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戏剧
1.“等待”的主题
2.荒诞的艺术形式
第六章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关于魔幻现实主义
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概观
1.彼特里——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
2.《总统先生》——独裁者的神话
3.《人间王国》——神奇的黑人文化
4.鲁尔福——“以少胜多的典范”
第二节“神奇的现实”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节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
一生平与创作简介
1.童年的记忆
2.早期创作与《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3.《家长的没落》——有关“权力的孤独”的一首诗
二《百年孤独》(1967)
1.马孔多的多重寓义
2.拉丁美洲的孤独
3.“魔幻”的现实
参考书目
后记
暂无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