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论述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对现代性进行的三次批判和重建,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思想联系。卢梭、康德提出了以理性超越自然、彰显人道的现代性方案,构成了重建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黑格尔综合了康德的精神超越性与古典经济学对于社会的具体解释,试图以此建立由人类精神认识和掌控的社会生活,这是重建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而重建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则是马克思提出的:通过劳动者的自由联合控制社会生产力,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最终使人的自由即创造性变成人的现实感受的深刻理想。
绪论:告别中世纪的三次理性革命...............................1
一、市民理性对基督教自然法传统的改写.....................1
二、道德理性及其神学结构.................................4
三、社会理性与其自我批判.................................8
第一论题 康德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建......................15
第一章 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康德的辩护.......................16
一、卢梭对资产者的批判..................................16
二、康德对启蒙的理性主义辩护 ...........................20
三、 启蒙的真正目标......................................25
第二章 康德对政治现代性的先验论证...........................28
一、霍布斯与建构主义的开端..............................28
二、康德的建构主义认识论................................32
三、建构主义的政治现代性问题............................35
第三章 康德伦理学形式主义的来源和后果......................40
一、重提卢梭问题:道德政治何以可能?...................40
二、黑格尔论卢梭和法国大革命............................44
三、“爱弥儿式的自由”与康德形式伦理学的空洞性............47
四、康德伦理学形式主义的政治后果........................49
五、形而上学的巴别塔....................................53
第四章 对康德法权哲学的再认识...............................58
一、康德伦理学对自然权利观念的批判......................59
二、重思康德法权哲学的“保守”立场......................62
三、康德区分道德与法权的意图............................66
第二论题 黑格尔与“精神”观点的现代复兴....................71
第五章 重思黑格尔早年的宗教—政治理想.......................72
一、现代性的双子星:法国革命与康德哲学..................72
二、诉诸人性、人权的宗教研究............................76
三、告别大革命和康德哲学................................79
四、面向现代政治的宗教研究..............................82
第六章 黑格尔论基督教与现代人的命运.........................87
一、现代世界的开端:罗马私人与基督教....................87
二、现代人道理想的“基督教形态”.........................90
三、基督教与现代国家的统一..............................95
第七章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伦理本性............................102
一、“认识你自己”与阿里斯托芬的《云》....................102
二、基督教对人的认识及其缺陷...........................106
三、作为现代伦理意识的思辨哲学.........................111
第八章 黑格尔的“精神创世论”...............................121
一、柏拉图与基督教的精神“创世论” .....................122
二、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世界观...........................126
三、黑格尔与自我创造的人...............................131
第九章 康德、黑格尔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升华....................141
一、古今的政治观念论...................................141
二、斯密与社会理论的兴起...............................145
三、康德、黑格尔与政治的回归...........................150
四、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156
第三论题 马克思对近代西
田冠浩,男,1984年生,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曾在《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与卢梭的理论传承关系研究”。袁立国,男,1983年生,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政治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江海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代表作品:《论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从政治观念论到社会理论》、《超越分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