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地图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本书共分12章,主要讲述了地图基本知识(如地图的概念、特征、分类、构成等)、地图分幅和编号、地图的坐标系统、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和地理变量、地图符号设计、普通地图内容表示、地图制作过程、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地图复制等内容。
1导论
1.1地图的基本概念
1.1.1地图的基本特征
1.1.2地图的定义
1.1.3地图的构成要素
1.1.4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2现代地图的类型、功能与应用
1.2.1地图的类型
1.2.2地图的功能
1.2.3地图的应用
1.3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1.3.1地图学的定义
1.3.2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
1.3.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要内容提示1导论
1.1地图的基本概念
1.1.1地图的基本特征
1.1.2地图的定义
1.1.3地图的构成要素
1.1.4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2现代地图的类型、功能与应用
1.2.1地图的类型
1.2.2地图的功能
1.2.3地图的应用
1.3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1.3.1地图学的定义
1.3.2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
1.3.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2地图分幅与编号
2.1 地图的分幅
2.1.1矩形分幅
2.1.2经纬线分幅
2.2地图的编号
2.3国际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2.4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4.1 20世纪70~80年代的分幅与编号
2.4.2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4.3编号的应用
2.5 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2.5.1分幅的原则
2.5.2分幅的方法和步骤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3地图的坐标系统
3.1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3.2 坐标系
3.2.1地理坐标系
3.2.2地理坐标的获取
3.2.3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3.2.4平面坐标系
3.2.5独立坐标系
3.3高程系
3.3.1国家高程系统
3.3.2局部高程系统
3.3.3国家高程系统和局部高程系统的变换
3.4 地图定向
3.4.1地形图定向
3.4.2偏角密位制表示法
3.4.3小比例尺地图定向
3.5 地图比例尺
3.5.1地图比例尺的涵义
3.5.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3.6坐标网
3.6.1地理坐标网
3.6.2直角坐标网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4 地图投影
4.1地图投影的概念
4.2地图投影变形
4.3 投影变形的性质
4.3.1长度比与长度变形
4.3.2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4.3.3角度变形
4.4地图投影分类
4.4.1按构成方法分类
4.4.2按变形性质分类
4.4.3地图投影的命名
4.5几类常用投影
4.5.1方位投影
4.5.2圆柱投影
4.5.3圆锥投影
4.5.4 世界地图投影
4.6 地图投影应用
4.6.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4.6.2地图投影的判别
4.6.3一些常用投影的识别
4.7 我国编制地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4.7.1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投影
4.7.2我国其他地图常用投影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5地图概括
5.1地图概括概述
5.2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5.2.1地图的用图和主题
5.2.2地图比例尺
5.2.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5.2.4数据质量
5.2.5图解限制
5.3制图综合的方法
5.3.1选取
5.3.2概括
5.3.3定位优先级
5.4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5.4.1分类
5.4.2简化
5.4.3夸张
5.4.4符号化
5.5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发展
5.5.1图解计算法
5.5.2等比数列法
5.5.3区域指标法
5.5.4回归分析法
5.5.5开方根规律
5.6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6地图符号和地理变量
6.1 地图符号基本常识
6.1.1地图符号的形式
6.1.2地图符号的构成特点
6.1.3地图符号的功能
6.1.4地图符号的分类
6.2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6.2.1定名量表
6.2.2顺序量表
6.2.3间距量表
6.2.4比率量表
6.3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6.3.1形状变量
6.3.2尺寸变量
6.3.3方向变量
6.3.4颜色变量
6.3.5网纹变
闫顺玺,女,河北河间人。现任教于河北联合大学(原河北理工大学),主要从事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多项。发表EI文章4篇,ISSHP文章1篇,外文期刊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5篇。王晓雷,男,副教授,河北邯郸人。现任教于河北联合大学(原河北理工大学),主要从事矿山GIS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省部级、市厅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市厅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1篇(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5篇),核心期刊8篇(第一作者4篇,第二作者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