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共性技术测度体系及其应用
收藏
评价
共性技术测度体系及其应用
商品编号:2060065
ISBN:978703043562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栾春娟著
出版日期:2015-04-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254.9
页数:224
册数:1
大约重量:12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2.12 (5.4折)
原价:¥7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共性技术测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国内外对该课题尚缺乏深度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有效的测度体系。本书基于专利计量理论与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手段,利用世界权威专利数据库《德温特创新索引》1963-2012年的专利数据,从技术共类分析、技术相关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多个视角,采用相关度、中心度、中介度等指标,研究了共性技术测度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并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应用实例,对其进行了共性技术测度。本书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共性技术测度理论与方法,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序i
前言v
第-章共性技术测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
第二节共性技术测度的研究价值1
一、共性技术与共性技术洲度1
二、研究意义4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6
一、共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6
二、共性技术洲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0
第二章 共性技术测度理论与研究假设13
第二节 技术共类分析理论与研究假设13
一、共现分析理论13
二、技术共类分析理论13
三、技术共类分析研究假设14
第二节 技术相关度的有关研究与研究假设14 总序i
前言v
第-章共性技术测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
第二节共性技术测度的研究价值1
一、共性技术与共性技术洲度1
二、研究意义4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6
一、共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6
二、共性技术洲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0
第二章 共性技术测度理论与研究假设13
第二节 技术共类分析理论与研究假设13
一、共现分析理论13
二、技术共类分析理论13
三、技术共类分析研究假设14
第二节 技术相关度的有关研究与研究假设14
一、技术相关度的有关研究14
二、技术相关度分析研究假设17
第三节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研究假设(度中心度)17
第四节 社会网络分析与研究假设(中介度)18
第五节 共性技术测度体系的应用19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的方法与指标20
第二节 技术共类分析方法与指标20
一、技术共类分析方法20
二、技术共类分析指标一一一技术共类率22
第二节、基于SPSS的技术相关性分析方法与指标23
一、基于SPSS的技术相关性分析方法23
二、基于SPSS的技术相关性分析指标一一一技术相关度24
第三节基于Jaccard系数的技术相关性分析方法与指标25
一、基于Jaccard系数的技术相关性分析方法25
二、基于Jaccard系数的技术相关性分析指标一一一技术相关度26
第四节基于网络中心性的技术测度方法与指标26
一、共性技术测度一一一多重测量中心度27
二、共性关键技术测度一一一中介中心度、28
三、共性核心技术(群)测度一一一度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29
第四章 全球太阳能产业共性技术测度30
第一节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30
一、问题的提出30
二、数据来源30
三、主要研究方法31
第二节 样本数据的概况分析32
一、专利申请总量的增长趋势32
二、发展阶段分析33
三、专利申请人总量的增长趋势34
四、技术领域数量、学科领域数量的增长趋势34
五、全球太阳能专利申请人前30强分析35
六、全球太阳能技术领域影响力最强的专利申请公司38
七、结论与讨论39
第三节 全球太阳能产业共性技术领域测度39
一、第一阶段技术领域网络绘制与共性技术领域识别40
二、第二阶段技术领域网络绘制与共性技术领域识别42
三、第二阶段技术领域网络绘制与共性技术领域识别44
四、结论与讨论47
第四节 全球太阳能产业共性技术主题测度48
一、第一阶段技术主题网络绘制与共性技术主题识别48
二、第二阶段技术主题网络绘制与共性技术主题识别48
二、第二阶段技术主题网络绘制与共性技术主题识别50
四、结论与讨论50
第五节 全球太阳能产业技术相关度的测度与演进50
一、指标1:MTCP的测度52
二、指标2:平均技术共类指数的测度与演进53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