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以形表意的属性决定了利用汉字解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可能。本书选取了“年”、“岁”、“历”、“阴”、“阳”等共31个汉字,分为“岁历篇”、“节气篇”、“月相篇”、“纪时篇”,从分析这部分汉字的形音义入手,既分析介绍了字与字之间形音义的发展变化,又试图解读出这部分汉字所承载的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法文化,为读者朋友了解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乃至历法知识做了一些初步的基础工作。
欢天喜地过大”年”
“岁”岁平安
祭天”祀”祖
“历”精图治
光”阴”似箭
朝”阳”鸣凤
四”季”如春
“候”门似海
“元”亨利贞
“闰”物细无声
“气”象万千
时”至”运来
平”分”秋色
“端”本澄源
寒来”暑”往
欢天喜地过大”年”
“岁”岁平安
祭天”祀”祖
“历”精图治
光”阴”似箭
朝”阳”鸣凤
四”季”如春
“候”门似海
“元”亨利贞
“闰”物细无声
“气”象万千
时”至”运来
平”分”秋色
“端”本澄源
寒来”暑”往
岁时”伏”腊
“腊”尽春来
“朔”流追源
月”“星堕
“望”月怀远
韬光养”晦”
“霸”王别姬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时”和年丰
“圭”表测影
“刻”不容缓
连”更”晓夜
“暮”色苍茫
日月为”明”还是月照窗为”明”?
月”旦”春秋
显示全部信息
蒋德平,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训诂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战国楚竹简文字研究及文字训诂研究,开设有《古代汉语》、《汉语史》、《汉字文化》等课程。
曾参与《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的编写,发表有《从楚简新出字中的分化字看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等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