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人的关注,其实是对生命的关注,教育的对象和核心表面上是人,其实更是人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比较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过程,尊重并珍惜生命,进而学会欣赏生命的美好;帮助大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认识生命意义,创造和提升生命价值;指导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培育科学精神,不断完善生命,提高并展现生命质量,这些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路杨编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围绕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中心,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内容、路径等。
第一章 生命教育:人类教育大厦之基
一、生命的含义及特征
(一)生命的科学解读
(二)人的生命的特征
二、生命教育及其发展
(一)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概念
(二)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
(三)生命教育的历史
三、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生命哲学:哲学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基础
(三)精神家园的寻求:社会学基础
(四)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学基础
(五)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
第一章 生命教育:人类教育大厦之基
一、生命的含义及特征
(一)生命的科学解读
(二)人的生命的特征
二、生命教育及其发展
(一)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概念
(二)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
(三)生命教育的历史
三、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生命哲学:哲学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基础
(三)精神家园的寻求:社会学基础
(四)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学基础
(五)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四)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
第二章 唤醒意识:大学生生命教育之魂
一、生命意识和大学生生命意识
(一)生命意识及其内容
(二)大学生生命意识的主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现状
(一)对于生命意识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
三、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精神家园的失落
(二)教育环节:生命意识教育的欠缺
(三)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四、唤醒大学生生命意识
(一)树立教育的生命意识和全人观念
(二)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关怀能力
(三)培育大学生的生命智慧
(四)进行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教育
(五)丰富生存感受和培养生命情感
(六)塑造生命型教师
五、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回归生活与德性:生命意识教育的起点
(二)幸福感受力的培养:生命意识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优化教育生态:改善生命意识教育的环境
第三章 直面过程:自然生命必须承受之重
一、生命责任感是大学生生命历程的必需
(一)责任、责任感、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二)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主要内容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不足的表现
(四)培育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的原则
二、挫折是人生的重要财富
(一)大学生面临的人生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