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的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征,是相互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往往以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作品或有组织的舞蹈活动)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们在理论上只是为了分析和獜 的需要才对它们分别予以论述。
  本书是企图几个主要方面切入,剖析舞蹈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但是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舞蹈实践活动往往个有很大的超前性,而理论却相对显得滞后与乏力。“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也许这正是歌德从另一个角度之所指。作为舞蹈界的一名“老兵”,作者更希望看到舞蹈理论和学术活动奋力地赶上去,给五彩缤纷的舞蹈艺术实践以更切的解读和更有力的支持!
    本书共分六讲,它们分别介绍了舞蹈的六个基本审美特征,即舞蹈的动作性、抒情性、节奏性、造型性、虚拟性和综合性。其中,为有效地阐述作者的观点,书中还适当地以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为例,使书本内容更趋向通俗,从而理论性渐弱。         
         
             
             绪言
第一讲 艺术的人体动作--人体动作的艺术
 (舞蹈的动作性)
 (一)人体,人体美和人体文化
  1.“人体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对象.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
  2.人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体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舞蹈动作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产物
  1.舞蹈从模拟到表现,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化、升华 
  2.舞蹈的程式化和规范化
  3.舞蹈动作的风格性和技艺性
 (三)舞蹈动作的三种基本形态
  1.表情性动作(亦称抒情性动作)
  2.表意性动作(亦称叙事性动作)
  3.装饰性动作(亦称陪衬性动作)
 结语
                                    
                                    
                        绪言
第一讲 艺术的人体动作--人体动作的艺术
 (舞蹈的动作性)
 (一)人体,人体美和人体文化
  1.“人体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对象.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
  2.人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体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舞蹈动作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产物
  1.舞蹈从模拟到表现,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化、升华 
  2.舞蹈的程式化和规范化
  3.舞蹈动作的风格性和技艺性
 (三)舞蹈动作的三种基本形态
  1.表情性动作(亦称抒情性动作)
  2.表意性动作(亦称叙事性动作)
  3.装饰性动作(亦称陪衬性动作)
 结语
第二讲 浓烈、细腻的感情色彩--以抒情见长的艺术(舞蹈的抒情性) 
 (一)舞蹈艺术强烈的抒情色彩
 (二)文艺作品(舞蹈作品)中情感表达的两种典型的形态
  1.强烈的、喷发式的情感状态(亦称为“激情”)
  2.深邃、含蓄的情感状态(亦称为“抒情”) 
 结语
第三讲 “动而有节者,莫若舞”--节奏规范下的人体艺术(舞蹈的节奏性)
 (一)舞蹈节奏的丰富的感情色彩
 (二)舞蹈节奏的鲜明的民族、地区特色
 (三)舞蹈节奏的突出的性格特征 
 (四)舞蹈节奏在作品中的“建构”作用
 结语
第四讲 “静若雕像,动若飞鸿”--从台座上走下来的活的雕塑(舞蹈的造型性)
 (一)舞蹈造型具有强烈的审美功能和突出的审美作用
 (二)舞姿造型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塑造不同类型人物的重要手段
 (三)舞蹈造型是丰富情节、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结语
第五讲 突破局限,融会渗透--博才众长的艺术(舞蹈的虚拟性)
第六讲 突破局限,融会渗透--博彩众长的艺术(舞蹈的综合性)
结束语
附录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高椿生,汉,1936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参军,毕业于中南军政大学。曾在四野特种兵文工团、总政文工团歌舞团任舞蹈演员、教员、编导。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员、教研室主任和舞蹈系主任,军事文艺研究室副主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编导(合作)的作品有《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