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文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提出背景进行了梳理,包括(1)我国马铃薯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为马铃薯主粮化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2)国外马铃薯产业发达国家通过优选管理方法和优选技术推广,马铃薯单产大大提高,并对马铃薯主粮化的目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本书在主粮化背景下,通过对马铃薯、小麦和玉米在经济、生态、社会方面的综合效益值,以及在营养方面的效益值进行比较分析,研判了项目在我国的推广的可行性。
章引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研究评述()(一)马铃薯主粮化的研究概况()(二)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概况()(三)食物营养效益研究概况()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马铃薯产业及其主粮化的发展分析()一、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制约()(一)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二)中国马铃薯产业面临的制约因素()二、国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三、马铃薯主粮化提出的目的意义()(一)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三)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四、马铃薯主粮化的目标()第三章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比较效益研究理论基础()一、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评价体系()(一)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二)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二、营养效益评价方法()第四章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经济、生态和社会比较效益实证研究()一、河北省衡水市:地下水漏斗区代表()(一)基本情况()(二)描述性分析()(三)评价指标选取()(四)结果分析()二、甘肃省定西市:西北干旱区代表()(一)基本情况()(二)描述性分析()(三)评价指标选取()(四)结果分析()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方冬闲田有效利用区代表()(一)基本情况()(二)描述性分析()第五章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营养比较效益研究()一、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二、马铃薯主食产品消费现状——以北京市为例()(一)辐射范围()(二)销售数量()三、马铃薯主粮产品营养价值评价()(一)数据来源()(二)方法构建()(三)结果分析()四、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提供的营养素总量()第六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一、主要结论()二、政策建议()附录()参考文献()
聂凤英,女。 近年来,主持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和组织课题50余项:1、科技部课题:基础性研究项目“现代农村推广模式研究”、软科学“不同地区推广模式研究”、攻关子课题农业技术壁垒战略研究、公益研究子课题“食物安全预警”、“农业科技靠前合作资源调查研究”、攻关子课题“粮食安全预警研究”。2、农业部课题:肉、蛋、饲料市场监测预警、农产品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欧洲合作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战略研究”;“建立粮食生产能力保护机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研究”、“农业良种补贴研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测研究”、“现阶段粮食稳定发展研究”、农业部软课题“2004-2006年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经验”;3、靠前合作课题:亚洲开发银行项目“新农村指标体系研究”、FAO、WFP和IFAD共同设立的课题“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