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西部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全国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近年来人类社会活动的日趋频繁,特别是草原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青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势日益严峻。生活在青藏地区的几乎所有少数民族,都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形成人与自然共生互利、和谐相处的良性互动关系,为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青藏地区的实际,必须研究青藏地区的实际,必须研究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建设的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具体措施。本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意义
二 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 重点难点、主要观点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生态问题的文化解读
一 生态文化的含义
二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现状
(一)生态文化建设是构建生态和谐、促进生态文明的最大力量
(二)生态文化的先进性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在依据
(三)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三 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及要求
(一)工业文明的“没落”,生态文明的“兴起”
(二)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困境
(三)构建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意义
二 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 重点难点、主要观点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生态问题的文化解读
一 生态文化的含义
二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现状
(一)生态文化建设是构建生态和谐、促进生态文明的最大力量
(二)生态文化的先进性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在依据
(三)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三 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及要求
(一)工业文明的“没落”,生态文明的“兴起”
(二)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困境
(三)构建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四 社会主义生态和谐思想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的内涵
(二)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青藏地区自然生态资源及其生态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一 青藏高原的演变与生态系统的形成
二 青藏高原目前的生态条件
(一)冰川
(二)水系
(三)山系
(四)谷地
(五)草原
(六)森林
(七)青藏地区气候特点
(八)矿产资源
三 青藏地区的生态地位及其现状
(一)青藏地区环境生态地位
(二)青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危害
四 青藏地区构建生态和谐的重要意义
(一)青藏地区构建生态和谐的重要意义
(二)青藏地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五 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一)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文化建设
(二)青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态文化建设
六 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二)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四章 青藏地区民族传统生态观及其价值
一 藏族民族文化中的生态观
(一)宗教文化中的生态观
(二)《格萨尔》史诗中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
(三)生活方式中的生态实践
(四)生产方式中的生态实践
(五)制度、法规中的生态理念
二 蒙古族、土族民族文化中的生态观
(一)佛教对蒙古族、土族生态文化的影响
(二)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生态观
(三)生产、生活方式中的生态实践与制度法规
三 回族、撒拉族文化中的生态观
(一)伊斯兰教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回族、撒拉族生产、生活方式中体现出的生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