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艺术史(古代卷上下)(精)》是一部评述图文并茂的中国古代艺术史。本书以史为经,以人物、艺术事件和艺术作品的审美为纬,编织着中国绘画史上每一个重要的节点。在叙述中,以史载人,以人说史,以画论艺,将重点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曲折的人生经历,对每一个于艺术作出贡献的艺术家和事件为切入点,纵鉴正史野史,列举悬疑,陈述观点,探幽发微,择善而从,力求全面而准确地还原出历史的风貌,并以全景式的方式展现出博大精深、绚烂多姿的中国古代艺术史。
(上册)
第一章 历史传说与考古发现
第一节 汉字与书法艺术
第二节 诡异的甲骨文
第三节 浑厚典雅的金文
第四节 石鼓文——石刻之祖
第五节 两汉隶书的兴盛
第二章 人文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草圣张芝
第二节 乱世名士蔡中郎
第三节 行书——隐士的创造
第四节 钟繇的痴迷
第五节 曹不兴——名载正史第一画师
第三章 魏晋风流
第一节 陆机的悲剧
(上册)
第一章 历史传说与考古发现
第一节 汉字与书法艺术
第二节 诡异的甲骨文
第三节 浑厚典雅的金文
第四节 石鼓文——石刻之祖
第五节 两汉隶书的兴盛
第二章 人文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草圣张芝
第二节 乱世名士蔡中郎
第三节 行书——隐士的创造
第四节 钟繇的痴迷
第五节 曹不兴——名载正史第一画师
第三章 魏晋风流
第一节 陆机的悲剧
第二节 永远的王羲之
第三节 少年才俊王献之
第四节 画祖顾恺之
第五节 张僧繇的神笔
第六节 杨子华与曹仲达
第七节 智永禅师的真经
第四章 初唐俊杰
第一节 唐画之祖展子虔
第二节 追求法度的欧阳询
第三节 虞世南君子藏器
第四节 遭放逐的褚遂良
第五节 《兰亭序》传奇
第六节 初唐大家阎立本
第七节 《集王圣教序》——沙门的定力
第五章 盛唐气象(上)
第一节 两陆文翰
第二节 孙过庭与《书谱》
第三节 李思训和李家山水
第四节 酒神的选择——张旭与狂草
第五节 书坛游侠李邕
第六节 画圣吴道子
第六章 盛唐气象(下)
第一节 张萱与周防的仕女图
第二节 王维兼擅诗与画
第三节 大美颜真卿
第四节 行者怀素
第五节 画僧贯休
第六节 北派山水画之祖荆浩
第七节 楷法的终结者柳公权
第七章 两个王朝的过渡
第一节 散圣杨凝式
第二节 黄荃和黄家富贵
第三节 江南人董源
第四节 从张躁到顾闳中
第五节 郭忠恕的界画
第八章 北宋艺术的繁盛(上)
第一节 范宽善与山传神
第二节 崔白创新院派花鸟
第三节 胸有成竹的文同
第四节 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蔡襄
第五节 百代风流苏东坡
第六节 黄庭坚自成一家
第九章 北宋艺术的繁盛(下)
第一节 龙眠居士李公麟
第二节 佯颠的米芾
第三节 张择端传奇
第四节 青年才俊王希孟
第五节 天下一人宋徽宗
第十章 凋零的南宋艺苑
第一节 从强盗到画家——萧照
第二节 梁楷的减笔画
第三节 南宋四大家
第四节 赵孟坚的三重身份
第十一章 尽得风流的元代书画
第一
丁建顺,1955年生,上海市川沙县人(现属浦东新区),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曾供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各类著作十余种。 1982年发表小说。其短篇小说处女作《新安江上游的传说》刊发于《安徽文学》,由《小说月报》转载,获安徽文学佳作奖,并由安徽电视台拍摄成电视剧《老撑船》。 早期小说结集《丁建顺中短篇小说集》出版。早期散文结集《随洪丕谟游》出版。早期书法结集《丁建顺书法选》出版。 近期发表与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封眼》、《大内高手》、《封笔》、《碉堡》、《短信密码》等,其中《碉堡》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中篇小说年度读本;有论著《笔墨烟云蜒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评说》、《金石千秋蜒中国篆刻艺术审美评说》、《丹青神韵蜒中国绘画艺术审美评说》、《丁建顺电影剧本集》;有长篇小说《收藏家》(该文为2008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2009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和《挚友》(2010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