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文明的发展演绎中,对于理性主义的追求与批判、对于理性王国的追寻与反拨,始终是最为重要的线索。那么,站在当代地平线上重新反省盛极一时却又衰退变形的理性主义、重新审视曾经光彩夺目却继而黯然失色的理性王国,又会有怎样的观感和收获呢?基于这种想法,我们以西方理性主义发展的集大成者和理性王国最大的缔造者黑格尔为重点研究对象,立足于当代视野,突破黑格尔研究的既有模式,在尽显黑格尔理性观念演绎的轨迹及其自身结构的拓展与解构过程中,诠释理性的自我和解功能及其对人类认知、价值的引导作用。由此,揭示黑格尔的本性与命运,展示黑格尔的真切内涵与当代意义,解读黑格尔成为现当代各种思潮批判的焦点之秘密,呈现理性主义的走向;提供解读黑格尔思想脉搏的新视界、新思路与新方法,提供透视西方理性王国发展演绎的路径与参照。具体要点如下:
1.黑格尔理性观成为各种思潮批判的焦点的原因及意义
黑格尔理性观既是对整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发展的总结和精炼,又是现当代西方哲学发展中人本主义思潮与科学主义思潮各自批判的焦点。黑格尔理性观堪当此任首先就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无限的思想张力,这种张力源自黑格尔理性观内在的矛盾结构及由此矛盾结构而产生的理性的自我和解功能、原则。
2.黑格尔对理性自身的逻辑规范性与自我超越性的矛盾结构的设定和作用
黑格尔在前人思想发展基础上所揭示和设定的理性概念有其崭新内容,它达到了理性自身的逻各斯的逻辑规范性与努斯的自我超越性的矛盾对立统一,实现了从抽象普遍性到具体普遍性的转变,超越了知性的对立、片面,既避免了逻各斯主义那种因丢失内在生命力、动能而陷入僵硬、抽象的逻辑、范式,又防止了努斯主义(神秘主义)那种因缺乏逻辑、规范而坠入神秘、痛苦的冲动、任性,而真正步入了理性矛盾的自我和解。
3.黑格尔运用理性的自我和解功能实现了思想与现实的和解,人类由此进入崭新的理性视界
黑格尔通过对理性确定性与真理性内在矛盾结构的揭示和设定,进而由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逻辑理性与历史理性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展开而实现了理性矛盾的自我和解,有效地达到了主观的自觉理性与客观的存在理性的统一,进而实现了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人类进入了崭新的理性视界,由此开启了人类思想的新天地。
4.黑格尔的意义与命运
现当代西方哲学在否定、抛弃黑格尔之后,又面临新的理性危机,陷于理性与非理性之争的苦恼。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重建辩证理性、重返黑格尔是一种合理的选择。研究、探索黑格尔理性观,发掘其内在的张力,释放其当代意义,关心它的命运,其实就是关心理性主义的命运,关怀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命运。在社会历史巨变中,西方哲学经历了重大转型。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哲学因其存在一神一逻辑学的性质,不仅与当代社会发生严重冲突,更是陷入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困境而难以自拔。在此背景下,对黑格尔的研究应与时俱进,要认清现当代哲学对黑格尔的批判所取得的实质性进步,又要领会并揭示出黑格尔在当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释放出来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索并显示黑格尔哲学的当代意义:黑格尔哲学的神化与祛魅;黑格尔对确定性的解读与绝对化;黑格尔的理性颠倒与海德格尔的再颠倒;黑格尔对先验与经验之争的消解与非哲学的兴起。
5.黑格尔哲学的神化与祛魅
在整个西方文明进程中,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哲学自身的失神祛魅。此间,黑格尔哲学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黑格尔对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的批判与继承,既使其失魔祛魅,却又意味着对理性的神化,正是这种思想张力,释放出当代意义,而使黑格尔这条“死狗”不断挨打又不断复活。
6.黑格尔对确定性的解读与绝对化
黑格尔批判了前人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运动问题上的失足,在真理性的矛盾运动中尽显人类意识的本性。然而,真理性却因其自身绝对的同一性吞食了不确定性,黑格尔哲学被视为冷酷的决定论而备遭否弃。海德格尔认为,从笛卡儿到尼采,都围绕着意识确定性而展开。传统形而上学的更新、转型及其出走,在一定意义上也即绝对确定性的终结与转换。其实,从知识哲学、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生存哲学和语言哲学的转变,就是由对确定性的追求与确信朝向对绝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与确信,由意识确定性向价值确定性、语言确定性的转变。
7.黑格尔的理性颠倒与海德格尔的再颠倒
理性主义将世界逻辑化,将逻辑本体化,经过理性的颠倒,理性由把握、表达世界的途径、方法嬗变为世界的根源、本质与动力。黑格尔对世界的“理性的颠倒”代表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通过主体性的张扬实现主客对立的和解之至极。海德格尔对其再颠倒,步入一种新的思想道路。用罗蒂的话说,就是步入无镜的哲学。生命哲学抵制逻辑的绝对确定性、普遍共相、必然性对生命的打压,呵护人类的反抗力与想像力,要用生命取代逻辑,用生存本体消除逻辑本体。
8.黑格尔对先验与经验之争的消解与非哲学的兴起
黑格尔试图由经验(前逻辑学即现象学)超越到先验(逻辑学),再返还到经验(应用逻辑学即法哲学、历史哲学)之中,将康德一次性设定的先验原则变革为范畴、概念的自我否定、自我设定的矛盾运动。黑格尔建立了先验与经验的和解与统一,并通过对“两个凡是原则”将合理性与合法性统一在一起。但黑格尔所实现的先验与经验的和解,最终还是以冼验凌驾于经验之上为前提的。尼采强调,本能优于理性,宣布了理性主义先验论的非法性。但海德格尔反对尼采重又确立起新的“非理性的”绝对的本质和基础,而强调人的存在乃是一种“在世之在”,其根据,就在其自身的存在,哲学就是要追问使存在者存在起来的存在。而在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者眼中,要解决先验与经验之争,就要放弃先验的幻觉,彻底解构本质、基础、中心等,没有普遍适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标准。哈贝马斯坚持现代性而对抗后现代主义,从先验哲学、意识哲学走向社会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用交往合理性取代传统的合理性。辩证法经历了黑格尔这位辩证法大师后,既被蒙上阴影,却也焕发出生命力量。
罗蒂说:“黑格尔正耐心地守候在我们行进的任何一段旅程的起点。”①黑格尔以其思想的张力,在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继续释放出巨大能量,并照亮着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其实,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中,黑格尔由其自身独立的思想特性,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但走出黑格尔与走进黑格尔必须相匹配,由此黑格尔哲学才能释放出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理性观念的提出和演变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中理性观念的提出和形成
一、逻各斯与努斯的提出
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努斯与逻各斯的发展
三、亚里士多德综合努斯与逻各斯的尝试
第二节 近代哲学关于理性思想的发展
一、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二、斯宾诺莎的实体自因和莱布尼茨的单子
三、经验论对理性观念的理解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的逻辑进程
一、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
三、谢林的绝对同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理性观念的提出和演变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中理性观念的提出和形成
一、逻各斯与努斯的提出
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努斯与逻各斯的发展
三、亚里士多德综合努斯与逻各斯的尝试
第二节 近代哲学关于理性思想的发展
一、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二、斯宾诺莎的实体自因和莱布尼茨的单子
三、经验论对理性观念的理解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的逻辑进程
一、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
三、谢林的绝对同
第二章 黑格尔的理性概念
第一节 逻辑规范性:作为本质与普遍根据的理性
一、对知性范畴论的批判
二、逻辑规范性
三、语言和反思的颠倒
第二节 自我超越性:作为自由精神的理性
一、内在的超越与超越的内在性
二、理性超越的途径
三、理性超越的方向:从有限到无限
第三节 从知性到理性
……
第三章 黑格尔理性的发生学
第四章 黑格尔理性矛盾的展开
第五章 上帝之死与哲学的失神祛魅
第六章 绝对确定性的终结与转换
第七章 理性的颠倒与哲学大道
第八章 先验与经验之争:从哲学到非哲学
第九章 黑各的历史命运
结束语 黑格尔哲学活的东西与死的东西
参考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章忠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任上海财经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任上海市第六届党建研究理事会特邀研究员。曾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主持总支工作)。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出版)论文(专著)70余篇(部),其中国家权成刊物10篇,核心期刊及其他文章50余篇,专著5部,参编教材1部。主要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复旦学报》、《福建论坛》、《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国家权威、全国核心刊物和《解放日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并有2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全文转载或摘录。先后完成省(市)、校级十余个课题,获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内部优秀成果奖一项;多次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奖教金、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3年、2005年、2006年分别荣获校第十、十二、十三届中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论文类),20065、20085、2010年连续三届荣获上海财经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