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最新修订精装典藏版)》用阅历与觉悟,品味老庄超越的人生智慧,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礼教之下,倘无此感情上的救济,将是不能忍受的痛苦……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者。
一代国学大师,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华语文坛最幽默睿智的一支笔。
绪论
序文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44
第二章 相对论/49
第三章 无为而治/58
第四章 道之德/63
第五章 天地/65
第六章 谷神/68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七章 无私/74
第八章 水/77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80
第十章 抱一/84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87
第十二章 感官/90
第十三章 荣辱/93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102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106
第十六章 知常道/109
第十七章 太上/113
第十八章 道废/118
第十九章 知所属/120
第二十章 人与我/125
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128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130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135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137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141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150
第二十七章 袭明/152
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156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160
第三十章 戒用兵/162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164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168
第三十三章 自知/171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180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182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185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188
第三十八章 堕落/192
第三十九章 全道/197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200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206
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209
第四十三章 至柔/211
第四十四章 知足/213
第四十五章 清正/218
第四十六章 走马/219
第四十七章 求知/221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223
第四十九章 民心/224
第五十章 养生/226
第五十一章 玄德/234
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235
第五十三章 盗夸/238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241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243
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248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256
第五十八章 政闷/260
第五十九章 如啬/261
第六十章 治大国/266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268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269
第六十三章 难易/271
第六十四章 终始/273
第六十五章 大顺/275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280
第六十七章 三宝/281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282
第六十九章 掩饰/283
第七十章 不我知/286
第七十一章 病/287
第七十二章 论罚(一)/288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289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290
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291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六章 强弱/296
第七十七章 张弓/297
第七十八章 莫柔于水/298
第七十九章 平治/299
第八十章 理想国/301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303
想象的孔老会谈
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靠前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