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好发于鞍上。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CT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本书在《颅咽管瘤漆松涛2020观点》基础上进行更新补充,观点明确,值得推荐。
对颅咽管瘤进行合理命名/01
1.颅咽管瘤命名目前尚不明确/01
2.颅咽管瘤命名的演变及分类/02
3.颅咽管瘤的胚胎学起源及其重要性/02
颅咽管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06
4.颅咽管瘤的形态及病理研究/06
5.颅咽管瘤与下丘脑间的病理组织学关系/08
6.关于颅咽管瘤分子水平的研究意义/09
颅咽管瘤的起源及分型/12
7.颅咽管瘤起源于软膜外且生长方式具有差异性/12
8.对颅咽管瘤与垂体柄关系的正确理解是手术操作的关键/15
9.厘清颅咽管瘤与三脑室及三脑室底的关系,是颅咽管瘤外科治愈的关键/19
10.颅咽管瘤的Q、S、T分型及意义/22
11.Q型颅咽管瘤与周边组织的关系/27
12.S型、T型颅咽管瘤与周边组织的关系/31
12颅咽管瘤2024观点
对颅咽管瘤已有外科分型的述评/35
13.基于影像和术中所见的颅咽管瘤分型/35
……
漆松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南方脑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大外科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首届名医,中国各区百强榜历届TOP10医生,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神经肿瘤学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