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凝聚了作者数十年教学、研究和思考的精华。作者根据中国伦理学在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重点,将中国伦理学史分为六个阶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伦理学史上各主要人物、流派之思想及发展,同时从专题的角度,指陈其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差异。作者认为,对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不应仅仅限于对伦理学思想的叙述,而应该是带着问题与思想家们展开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尤其注重分析各种思想或体系本身的创新之处和理论困境,因此,本书有极强的问题意识、专题性和创新性。
序一
序二
一、诗词
苦旱
简钝剑亚庐
次韵答钝剑并示亚庐
小诗奉祝亚子我兄老友寿(四首)
孑民先生七秩大庆
徐文定公三百年纪念题诗
满江红·题秋夜草疏图
集定庵句成绝(十二首)
题《涉园图》(二首)
题《听帆楼图》
题《绿遍池塘草词意图》
题《寥天风雨图》
题《顾竹庵遗墨》
题《秀野草堂图》
题《双红桑馆图》(二首)
苍雪默然洞看菊访洞主诗(二首)
赠震五
题亦庐先生《海棠诗梦图》
题陆丹林《红树室图》
题《写梅图》即为伯初先生寿
赠鸣时
哀江南新乐府
五言残句
七言残句(二句)
秋菊
和多情新咏菊花诗原韵(四首)
二、文选
吾心坎中之孟朴
陈去病公葬参观记
害马
“南洋公学卅周年纪念”祝辞
“全社”成立之经过及其主旨
江苏省长第十一届植树典礼训辞
河海工科大学湖北专班毕业颂词
陈陶遗河海工程学校毕业礼上的演说
训练员应有之使命
民国初修泗阳县志序
是谁之罪欤?
《中华国民拒毒会拒毒周特刊》序言
读万石园先生诗文集
徐君德称调查欧美日本水利商港垦务报告书序
虞洽卿先生七十寿序
祭好友孟君昭常哀文
《上海掌故丛书》序
岳渊先生属题《花经》
《命谱》序
发起健行公学校友会启事
三、函电
致唐绍仪函
致赵凤昌函电(三件)
复张謇函
致韩国钧函(十三件)
致丁在君函(十八件)
致丁在君电(十一件)
致孙传芳电(二件)
致袁希涛函
致柳亚子函(十二件)
致苏曼殊函
致叶楚伧函
致朱少屏函
致姚石子函
致蒋竹庄函(二件)
致黄孟超函
祭章太炎唁电
陈陶遗、孙传芳至上海总商会关于参加费城万国会电
孙传芳、陈陶遗对三一八惨案通电
陈陶遗、孙传芳反对春节库券至京通电
四、联语
挽孙中山
挽梁任公
挽张謇(二件)
挽高旭(二件)
挽史量才
挽曾朴
挽赵伯先
挽高燮母高太夫人
挽名中医丁甘仁
赠小白先生
赠子崧先生
赠潜庐先生
赠仰真仁兄
赠俊人老兄
赠士佳先生
赠鹤峰仁兄
赠慕灏先生
天如老兄听帆楼补壁
赠筱堂仁兄
赠卓修
赠敬三先生
赠仲谋仁兄
赠冰清女士
赠分朴先生
赠德纯仁兄
赠木斋先生
敬叔楣仁兄遗像
五、公文
会令
布告(三件)
公示(五件)
公函(三件)
训令(十九件)
通告
批示(三件)
六、附录
附录一 《陈陶遗先生墨迹》跋
附录二 陈君陶遗家传
附录三 友人赠诗选录
附录四 友人来函选录
附录五 陈陶遗哀挽录
附录六 陈陶遗大事年表
后记
编后记
陈少峰,1964年生于福建省漳浦县。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一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前沿网首席顾问。研究方向:中国伦理学史、应用伦理学、社会正义、文化产业等。著有《(正义的公平》《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伦理学的意蕴》《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中国伦理学史》(上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