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动荡、思想纷争、政治派别林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德语国家的左翼知识分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法西斯主义、实现平等民主的愿景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创作契机。一批具有世界革命意识的德语作家,如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和埃贡·基希等将书写视域延展至正在经历无产阶级革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国,并选取中国革命题材进行文学创作。
本研究正是由此展开。作者选取其中典型的小说、报告文学和戏剧等作品,在“政治神话”(politischer Mythos)这一理论视域下剖析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情节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切入文本,探讨这一类型化文本的叙事特征及内在逻辑。
绪论
第一节“革命”的概念流变与中国革命叙事/3
第二节“左翼”与德语左翼作家/8
第三节研究现状/20
第一章政治神话与革命叙事
第一节“神话”的关键词:虚构与现实/35
第二节政治神话的现实指涉:政治秩序与共同体意识/38
第三节政治神话作为起源:虚构想象与历史叙事/49
第二章政治概念的人格化:中国革命英雄叙事
第一节从个体到群像:标准化的英雄构型67
一、个体英雄:“行走的党”/67
二、群像速写:觉醒的中国/79
第二节从起点到终点:英雄成长模式/90
一、启迪-觉醒/94
二、告别-叛逆/109
三、受难-殉道/117
……
丛书主编简介:张帆,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与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双聘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从事德语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重量一流本科课程,荣获重量教学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等。作者简介:陈丽竹,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现任教于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德国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从事中德文学关系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二十世纪德语左翼文学中的中国叙事研究”,出版译著2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