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古代汉语语法的构成成分与内容,涵盖了了古代汉语语法的总体介绍及主要内容;第二章为实词的分类及用法,涵盖了各实词之间的区别以及主要特征;第三章为虚词的功能,主要介绍了“助词”;第四章为古代汉语的句法特征,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加以注意的主宾语构成及意义表达方式。
第一章古代汉语语法的构成成分与内容
第一节古代汉语语法的定义
第二节古代汉语语法的各领域与语法单位
第三节古代汉语语法的语法项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实词的分类及用法
第一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感叹词的区分
第二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性分类局限性
第三节实词各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
第四节实词的综合词性
第五节名词、动词、形容词内部小类划分及特征
第六节动词使用上的主要特征
第七节副词
第八节代词
第九节感叹词
……
参考文献
安奇燮,韩国国立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男,1953年生,从事汉语研究与教学40余年,在中国《语言研究》、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及音韵。 胡璇玑,韩国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曾任教于韩国湖南大学、韩国庆星大学,目前在加拿大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郑辉,韩国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曾任教于韩国木浦大学、韩国全南大学,出版《现代汉语补语“程度意义”范畴研究》专著一部,《韩国语入门》教材一部,目前就职于攀枝花学院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与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