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法的挑战与应对
收藏
评价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法的挑战与应对
商品编号:7625594
ISBN:9787576408096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鸣起主编
出版日期:2023-1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922.504
页数:241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6.18 (5.3折)
原价:¥6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给劳动法带来的问题迫切需要劳动法在理论和制度上做出回应和调整。新时代劳动法律体系需要发展和完善,需要进一步界定劳动关系,解决好平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问题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研究如何把新业态纳入到劳动法调整范畴。为此,需要梳理设计出一个更加清晰的劳动法律体系,并完善《劳动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从内容上,优化《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从路线上,强化顶层设计,编纂劳动法典,完善劳动法律体系。
本书围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法的挑战与应对展开研究,共分为六章,主要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探讨研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法基础理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远程工作立法规制、个人信息保护、劳动基准法理论、算法规制问题等诸多方面的前沿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对策建议。本书开篇为绪论,论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法带来的新挑战。第一章论述新就业形态对劳动法基础理论的挑战与应对。第二章研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第三章论述远程工作的法律规制。第四章研究网络时代劳动基准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五章研究网络时代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第六章探讨人工智能对劳动法的挑战与应对。
绪论
第一章新就业形态对劳动法基础理论的挑战与应对
一、新就业形态的概念、模式与创新
二、新就业形态对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挑战
三、司法裁判面临的困境
四、学理层面的回应
五、政策演进及其趋势
第二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身份判断
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理基础
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类型与实现机制
第三章远程工作的法律规制
一、远程工作的概念与特征
二、远程工作的利与弊
三、远程工作立法的国际经验
四、远程工作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制重点
五、我国远程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立法进路
……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