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小说创作公开课》以“小说创作”为核心,遴选姚雪垠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24场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小说人物的塑造、小说语言的掌握与运用、小说的结构艺术、小说的美学思想、小说的悲剧艺术、姚雪垠创作生涯概述、《李自成》的艺术特色、历史与小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姚雪垠先生是学者型作家,他的文艺理论植根于长期的创作实践,本书可作为常读常新的创作指导用书。
001序言
007屈原的文学遗产及对我小说创作的影响
042要理性地鉴赏文艺作品
049用什么话写小说
053小说的定义与要素
062《李自成》的艰难创作历程
071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兼论创作《李自成》的主题思想
106关于创作《李自成》的艺术追求和探索
126关于《李自成》中崇祯形象的塑造
147我的创作准备——《李自成》专题一
161历史小说要深入历史再跳出历史——《李自成》专题二
190为什么要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李自成》专题三
230在世界小说之苑中显出中国气派——《李自成》专题四
262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李自成》专题五
292由《李自成》大悲剧说开去——《李自成》专题六
330我走过的学习道路
342作家推荐的修养
368漫谈我的文学道路
379我学习文学语言的道路
404我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418向世界各国作家学习
421怎样写长篇小说
439如何应用史料去修志
458勇敢地承担历史赋予的任务
479我的学习和创作道路
497后记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州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创研部副部长,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兼副教务长、文学院代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李自成》等。文学生涯长达70年,横跨现代和当代,著述逾千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其代表作。《李自成》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作者理论知识渊博,小说创作实践丰富,经常讲授文学知识,普及小说创作经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姚海天,1941年生,河南邓州人,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自然科学编辑室主任、编审,长期从事科普图书编辑工作。退休后致力于父亲姚雪垠遗著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已出版《姚雪垠书系》《姚雪垠文集》《崇祯皇帝》《姚雪垠抗战作品选》《姚雪垠回忆录》《百年雪垠》《雪垠世界》《姚雪垠读史创作卡片全集》《论历史小说的新道路——姚雪垠论文选》等多部作品。陶新初,1943年生,山东乳山人。1964年毕业于哈尓滨师范学院中文系,做过教师、记者、公务员,曾任牡丹江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东北分院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鸿趾东西》《习习嘉风春草绿》、诗词集《如烟集》《流光碎影逐吟波》、写作指南《你也能写传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