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出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文化互动专题集”系列的首卷,充分体现了纺织服饰在人类历史,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整体上看,这本书不仅是对丝绸之路的证明,也是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机构和研究中心所进行的世界级学术工作的一种观察。全书共22篇文章,邀请了来自全球纺织服装领域27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解读、阐释丝绸之路上纺织材料、技术、图案、艺术、文化、功能性的发展历程及沿线的交流。它对纺织品和织物在全球历史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全面的概述,帮助读者了解这个涵盖近四千年的广泛主题的意义。
第一部分纺织生产中主要纤维材料的应用和交流
第1章丝绸的起源与全球化
第2章跨越欧亚大陆的绵羊毛
第3章韧皮纤维:亚麻、大麻、苎麻和黄麻
第4章棉的全球传播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沿线纺织生产技艺交流
第5章丝绸之路沿线的染料
第6章丝绸之路沿线的花楼机
第7章种错了桑树?白桑出现之前的植桑活动
第8章丝绸之路沿线的缂织技术与文化交流
第三部分丝绸之路沿线织物纹样、设计和图案交流
第9章厄尔布鲁士雪峰上的金凤凰——北高加索地区中世纪外来动物纹样丝绸
第10章联珠纹——图像的地域性差异
第11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的纺织品贸易流通(8-15世纪)
第12章丝绸之路上跨文化传播的动物组合纹样
第13章丝绸之路沿线纺织品上希腊、罗马意象的传播
……
赵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唯一纺织品文物鉴定委员,国际古代纺织品研究中心(CIETA)唯一中国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