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收藏
评价
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商品编号:6812651
ISBN:9787519468880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曹惠民|责编:李月娥
出版日期:2023-03-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625
页数:512
册数:1
大约重量: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0.35 (5.3折)
原价:¥9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政府绩效提升的重要抓手,政府绩效评价的推行和实践促进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效能的提升,同时它成为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对政府绩效评价过程施加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但是从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政府绩效评价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模式,政府之外的第三方机构、社会团体和普通公民缺乏参与政府绩效评价的政策和制度空间。本专著将在治理的视角下探讨政府之外的公民(包括第三方机构)如何参与政府绩效治理,从而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机制从传统的主要在行政系统内部开展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型评价向政府与社会公众基于协同和信任的治理型评价转变。公民参与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创新和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思路的展开是以管理学为基础,试图从治理的视角,以公共价值为核心,结合政府绩效评的三权(组织权、评价权与管理权)和公众参与的五个维度(公众主导权、公众参与的深入度、政府绩效信息的透明度、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度和公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度)构建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模型,进而研究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民参与的机制和路径。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从政府和社会两个维度去审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希望通过对政府绩效评价过程中公民参与机制的系统研究为政府的行政改革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参与提供理论和制度设计的参考依据。

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框架
15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治理型政府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
21治理理论:公民参与研究的核心与基础
22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绩效治理的主体界定的理论依据
23委托—代理理论: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权力和行为边界的
确定
24协商民主理论: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行为模式研究
25新绩效管理理论: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
(PV-GPG)

第三章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要素分析
31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与公民参与的内涵
32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治理型政府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模型的构建
41公共价值:治理型政府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研究的核心
42政府绩效评价的“三权”:公民参与的基本权力维度
43公民参与的“五度”:公民参与研究的基本架构

第五章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现实考察
51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现实考察
52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实现路径
61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原则
62治理型政府绩效中公民参与的条件
63治理型政府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路径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