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党史、新中国史研究,主持及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上海市规划项目各一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CSSCI期刊文章20余篇,多次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权威和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从非单位到单位——上海非单位人群组织化研究(1949-1962)》一书按照历史脉络,将上海1949至1962年间的基层社会组织化历程划分为组织建构、组织强化、组织的非常态三个阶段,通过以街居组织为代表的基层群众组织,重构了城市基层社会,造就了具有高度动员和整合力的社会调控体系。上海非单位人群的组织化不是政府的单向调控,本书通过案例分析摊贩、家庭妇女和失业者等非单位人群被纳入组织化框架的过程,生动展示了调控者与被调控者之间互动的详情。
导言
一、概念的界定
二、问题的提出
三、学术回顾
四、方法与理论
五、研究取向
第一章非单位人群组织化的兴起
第一节非单位人群的概况
一、非单位人群的形成
二、非单位人群的总数及其变化特点
三、非单位人群的社会构成
四、群体特点
第二节组织化的缘起和发展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化"理念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任务及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环境
三、组织化过程中的单位化倾向探讨
小结
……
杨丽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党史、新中国史研究,主持及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上海市规划项目各一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CSSCI期刊文章20余篇,多次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权威和专业期刊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