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和描述宋代以来太湖东部,特别是吴淞江流域的生态与社会,这一地区是最为经典的江南水乡。水乡的环境与社会互动,构成了多姿多态的历史过程。本书在现代地理学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三江水学(长江、吴淞江和钱塘江)做进一步扩展研究,并对河道、圩田以及圩田社会的关系作了分析和描述。除此以外,还对古代吴淞江流域的河道和水环境的景观与人文的关系,这一地区鱼米之乡的环境形成以其发展,古人在传统知识体系下对环境的认知与社会反映都作了系列的描述。本书主共四十余万字,是一部多学科相结合,反映自然与人文两个层面相结合的学术专著。
《清华国学丛书》总序导言第一章 水系的变化第一节 吴淞江与三江第二节 “汇”与吴淞江及其周边塘浦第二章 大圩、闸与水利体制第一节 水流环境与田制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置闸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河道、圩田与治水体制第三章 吴中好风景第一节 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第二节 景观变化与诗风转型第四章 泾浜、小圩与乡村社会第一节 9-15世纪的泾、浜发展与圩田体制第二节 坝堰生态与乡村社会(10-16世纪)第三节 共同体要素的渐失第五章 常熟水网的演化与水利社会第一节 明代白茆的水文生态与国家治水第二节 常熟水网的发育过程与水利生态(9-17世纪)第三节 水利单位与地方制度第六章 土壤生态与稻作湿地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稻作生态与水稻土第二节 近代吴淞江流域的土壤生态第三节 嘉湖地区土壤史第七章 鱼米之乡的环境变迁第一节 松江鲈鱼及其水文环境史研究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稻田环境第三节 明清时期浏河地区的作物与水土环境第八章 华阳桥乡的生态系统第一节 乡村生态环境第二节 物种第三节 稻田生态系统的效率分析第九章 地方性知识中的人与环境第一节 排涝场景中人与环境关系第二节 望田头:技术中的观察后记
王建革,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史、农业史与历史地理,对内蒙古、华北和江南等地的历史生态与社会形态的关系做出一系列研究。著作有《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