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中,李长之按时间顺序,非常系统地讲解了孔子一生的轨迹,翔实生动地勾画出孔子的一生,也把《论语》打乱顺序串讲了一遍,让我们理解了很多原本不理解的章节。此外在本书中还展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人"的方面。在大家的印象中,孔子作为"圣人"被高度的神化了,在这本书里,孔子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在这里孔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既体现了李长之先生细致、谨严的史学态度,也表现了他高超的人物传记评论写作能力。作者李长之(1910-1978),季羡林的同乡、小学同学、清华大学时期同学,"清华四剑客"之一,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师从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1949年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在中国文坛和国际汉学界颇有影响,包括《孔子的故事》在内的诸多著作先后被译为外文出版。《孔子的故事》是了解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之书,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一 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 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三 在挫折中前进
四 教育事业的开端
五 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六 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 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八 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九 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一〇 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一一 从中都宰到司寇
一二 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
一三 孔子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一四 孔子终于出走
一五 在卫国受到监视
一六 过匡城被拘留
一七 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一八 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一九 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二〇 孔子停留在陈国
二一 孔子绝粮
二二 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
二三 孔子再到卫国和归鲁
二四 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二五 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二六 编写《春秋》
二七 整理诗歌和音乐
二八 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二九 孔子最后的歌声
后记
附录 我教你读书
作者李长之(1910—1978),季羡林的同乡、小学同学、清华大学时期同学,“清华四剑客”之一,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师从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1949年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在中国文坛和国际汉学界颇有影响,包括《孔子的故事》在内的诸多著作先后被译为外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