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耦合创制:基层制度创新的逻辑
收藏
评价
耦合创制:基层制度创新的逻辑
商品编号:5875917
ISBN:978752270338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梁俊山|责编:许琳//齐芳
出版日期:2022-06-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267.2
页数:258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61.74 (6.3折)
原价:¥9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是作者在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整理完成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农村党的基层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的农村基层制度创新是在党的领导保障和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文献综述
二 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 理论视角
第四节 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 样本选取原则
二 样本基本概况
三 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第一节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一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二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三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第二节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一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二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三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第三节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一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二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三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第四节 “村民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一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二 《村组法(试行)》落实与H县示范
三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村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第一节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一 清末的农会组织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三 解放区农民协会的重建
第二节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一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二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三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一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二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三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第四节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一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二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三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第一节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一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二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三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第二节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一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二 创制扩权:村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三 以势易权:村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第三节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一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二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三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第四节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一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二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三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形:D村试选到W镇推行
一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二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三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第二节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一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三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