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特点在于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传统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和软件工程管理三部分,从实践角度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软件工程实用教程》利用案例分析,对软件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到维护过程进行全面讲述,力求使读者在学习基本理论和技术过程中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解决应用问题。
第一部分 传统的软件工程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1.1 软件的概念和特征
1.1.1 软件的概念
1.1.2 软件的分类
1.2 软件危机
1.2.1 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
1.2.2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2.3 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
1.3 软件工程
1.3.1 软件工程的定义
1.3.2 软件工程的目标
1.3.3 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
1.3.4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4 软件生存周期
1.4.1 软件生存周期定义
1.4.2 软件生存周期的基本任务
1.5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1.5.1 瀑布模型
1.5.2 原型模型
1.5.3 增量模型
1.5.4 螺旋模型
1.5.5 喷泉模型
1.5.6 形式化方法模型
1.5.7 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型
1.5.8 第四代技术模型
1.5.9 混合模型
1.6 小结
习题
第2章 可行性研究与软件开发计划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2 可行性研究的过程
2.3 成本/效益分析
2.3.1 成本估计方法
2.3.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2.4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软件开发计划
2.5.1 软件作用范围
2.5.2 资源需求
2.5.3 进度安排
2.6 软件开发计划说明书
2.7 小结
习题
第3章 需求工程
3.1 软件需求
3.1.1 业务需求
3.1.2 用户需求
3.1.3 功能需求
3.1.4 非功能需求
3.2 需求工程过程
3.3 需求的获取
3.3.1 需求获取的过程
3.3.2 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4 需求分析
3.4.1 需求分析的特点
3.4.2 需求分析的原则
3.4.3 需求分析的任务
3.4.4 需求分析的方法
3.4.5 需求分析过程
3.5 需求定义
3.6 需求验证
3.7 需求管理
3.8 案例:小型教学管理系统
3.9 小结
习题
第4章 结构化分析
4.1 结构化分析方法
4.1.1 结构化分析策略
4.1.2 SA的描述工具
4.1.3 SA的分析步骤
4.2 数据流图DFD
4.2.1 数据流图符号
4.2.2 绘制分层数据流图的方法
4.2.3 实例
4.2.4 数据流图的绘制与其他流程图的差别
4.3 数据字典
4.3.1 数据字典的内容
4.3.2 数据字典使用符号
4.3.3 数据字典条目实例
4.4 数据加工逻辑
4.4.1 结构化语言
4.4.2 判定表
4.4.3 判定树
4.5 实体关系图
4.6 结构化分析实例
4.7 小结
习题
第5章 总体设计
5.1 软件设计基础
5.1.1 软件设计的目标
5.1.2 软件设计的任务
5.1.3 总体设计过程
5.2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5.2.1 模块化设计原理
5.2.2 抽象和逐步求精
5.2.3 信息隐蔽和局部化
5.2.4 模块独立性
5.2.5 软件结构设计优化原则
5.3 表示软件结构的图形
5.3.1 层次图和HIPO图
5.3.2 软件结构图
5.4 结构化设计方法
5.4.1 结构化设计的流程
5.4.2 典型的数据流类型和系统结构
5.4.3 变换分析
5.4.4 事物分析
5.5 总体设计文档及复审
5.6 小结
习题
第6章 详细设计
6.1 结构化程序设计
6.2 详细设计的任务
6.3 详细设计的原则
6.4 详细设计工具
6.4.1 程序流程图
6.4.2 盒图(N-S图)
6.4.3 PAD图
6.4.4 过程设计语言
6.4.5 详细设计工具的选择
6.5 程序复杂性度量
6.6 详细设计文档及设计复审
6.7 小结
习题
第7章 软件编码
7.1 程序设计语言
7.1.1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
7.1.2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7.1.3 程序设计的选择
7.2 程序设计的风格
7.2.1 源程序文档化
7.2.2 数据说明
7.2.3 语句结构
7.2.4 输入和输出
7.2.5 重用
7.3 效率
7.4 小结
习题
第8章 软件测试
8.1 软件测试基本理论
8.1.1 软件测试的概念
8.1.2 软件测试的原则
8.1.3 软件测试过程
8.1.4 软件测试方法
8.2 白盒测试技术
8.2.1 逻辑覆盖法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