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一书通过对蒙古国自然区划饲草植物种类、生长发育规律、分布、饲草适口性、不同生长期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家畜饲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描述,并以科学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畜牧业综合活动的科学发展,进而力求实现保护并优化利用放牧场、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原著介绍了1950-2019年有关蒙古国放牧场的土壤和植被组成、植物生产、不同来源饲草料养分与营养价值、饲料配方组合、家畜饲养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重要的畜牧业指导手册,予以指导从业者根据不同家畜种类及生长阶段合理选择放牧场、优化放牧方式,核算放牧场承载能力和饲料储备,生产和配制高品质饲草料,满足家畜各类营养需求,并根据畜牧业生产力为家畜提供均衡的营养,以实现集约化畜牧业。
第一章蒙古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一节地形
第二节气候
第三节土壤
第四节植被
第五节水资源
第二章饲草料资源
第一节天然放牧场
第二节天然打草场
第三节人工草地生产
第四节工业化生产饲料及工业副产品
第五节牧民自配料
第六节矿物质饲料及饮水
第七节畜群补饲及营养需求
蒙古国部分饲用植物蒙古名、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