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研究》这本书试图在研究舞蹈学的方法论上展开宽广的讨论,归纳并演绎出一个当今舞蹈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框架,为舞蹈学子们开拓一个方法论的新天地,引领他们进入广阔的美学领地,以求为舞蹈理论发展助一臂之力。本书由吕艺生、毛毳著。
自序第一章舞蹈学的方法论研究第一节艺术学方法论概述第二节舞蹈学方法论的历史缩影第三节舞蹈学方法论的研究目的第二章哲学与美学方法第一节古典哲学与黑格尔美学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学第三节毛泽东文艺思想第四节舞蹈美学研究第三章艺术社会学方法第一节丹纳的三原则第二节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方法第四节人类文化学方法第四章表现主义美学方法第一节表现主义美学的出现第二节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节艺术活动中的表现主义第五章心理学方法第一节精神分析方法第二节原型方法第三节维戈茨基文艺心理学第四节格式塔心理学第六章符号学方法第一节艺术符号学第二节舞蹈符号学第七章本体论方法第一节俄国形式主义第二节新批评方法第三节结构主义方法第四节现象学美学方法第五节英国形式主义第六节舞蹈本体研究第八章解释学方法第一节解释学的复兴与创建第二节解释学美学第三节舞蹈的解释学应用第九章接收美学方法第一节接收美学的兴起第二节接收美学的主要内容第三节接收美学对舞蹈研究的启示第四节舞蹈传播与舞蹈接受第十章系统论方法第一节系统论与传统逻辑学第二节系统理论在文艺学中的运用第三节系统理论对舞蹈研究的影响
吕艺生,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与博士生导师、北京文联副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论著有《舞论》、《舞蹈教育学》、《舞蹈学导论》、《舞蹈学研究》(与毛毳合作)、《舞蹈美学》、《艺术管理学》、《不二--从艺60年文本逊、《艺术哲学》(译丛主编共10本)等。
担任大型晚会总编导作品有:全国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爱我中华》、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NGO在北京》、首都各界欢庆香港回归大型晚会《欢庆香港回归》、澳门各界欢庆澳门回归大型晚会《濠江欢歌》、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锦诱中华》、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开幕式《启航》、上海第六届国际广播音乐节开幕式《新世纪序曲》等。主编并撰稿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舞蹈大辞典》、《社会学百科辞典-艺术社会学》、《舞蹈学基捶、《大型晚会编导艺术》等。
荣获奖项主要有: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双人舞《牧笛》,获银质奖章。2002年, 《舞蹈教育学》获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2009年,获中国舞蹈家协会有卓越贡献舞蹈家
称号。2011年,获中国人生科学协会诚信人生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毛毳。女,舞蹈学硕士,现就职于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要研究领域:舞蹈基础理论。曾任教于淅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担任《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创作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合作创作舞蹈作品《大爱》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表演二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论文获省级二等奖;在浙江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北京舞蹈学院科研课题三项,出版合著专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