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研究》针对作者从事刑法学研究以来,在各种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有关重要讲座中的学术文章,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如刑法总论问题、刑法各论问题、重点研究、实务研讨、疑难案例分析等内容,全面体现了作者在刑法学研究中的丰硕成果,为我国刑法学界提供了刑法学知识供给,引导读者进行刑法学的研究。本书为第一卷,主要内容是第一编“刑法绪论”中的一部分,包括刑法理念、刑事法治等内容。其中刑法理念的论文19篇,刑事法治的论文9篇,对刑法的罪刑法定、刑法谦抑、人权保障等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
第一编 刑法绪论
一、刑法理念 2
法律多元:理念、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尤其从刑事角度的思考 3
刑法的人性基础 20
刑法的价值构造 33
刑法价值序说 46
刑法公正论 51
刑事立法公正论 88
刑事司法公正论 102
刑法人道论 112
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 142
刑法谦抑的法理考察 172
刑法机能二元论 204
刑法机能的展开 225
刑法机能的话语转换———刑法目的论的一种探讨路径 237
论人权及其刑法保障 255
刑法研究(第一卷) 2
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及其理论基础 296
“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311
风险刑法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 322
当代中国的刑法理念 358
面向21世纪的刑事司法理念 386
二、刑事法治 401
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 402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理念、规范、体制之考察 429
中国刑事司法的考察———以刘涌案和佘祥林案为标本 448
刑事程序的宪政基础 466
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 486
限权与分权: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警察权 492
从“法官之上的法官”到“法官之前的法官”———刑事法治视野中的检察权 518
为辩护权辩护: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辩护权 542
刑法定罪思维模式的评析与司法解释创制方式的反思———以窨井盖司法解释为视角 583
陈兴良,中国当代有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哲学、刑法教义学、判例刑法学。学术成果: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兴良刑法学”共计31卷;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兴良作品集”共计10册。合著8部;合译3部;主编著作57部;主编《刑事法评论》40卷;主编《刑事法判解》23卷。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