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上、制度上、实证经验和比较研究等方面,以开放的学术视野,融合本土经验与国际比较,对司法鉴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聚焦透视和阐释分析。以司法鉴定与诉讼公正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本书着重研究了科学与公正(作为科学证据的司法鉴定)、罪与罚(刑事责任能力与鉴定)、人与法(专家证据的适用)的基本规则体系与制度建构问题,以及围绕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所展开的学术研讨与争鸣,兼具细致的理论论述和实证分析。
章 科学与公正:作为科学证据的司法鉴定
节 司法鉴定概述:产生基础、性质与功能
一、司法鉴定的概念
二、司法鉴定的产生基础
三、司法鉴定的性质
四、司法鉴定的功能
第二节 科学性:司法鉴定的根本属性
一、司法鉴定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
二、司法鉴定所依据的原理是科学的
三、鉴定人是具有专业的科学技术知识并经过选拔的人
四、司法鉴定的实施程序是遵循科学原理的
第三节 科学性与不确定性: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困境
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概述
二、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三、科学性与不确定性
第四节 比较研究:两大法系相关制度考察
一、大陆法系法官职权探知主义模式下的鉴定人制度
二、英美法系当事人对抗主义模式下的专家证人制度
三、鉴定人制度与专家证人制度出现融合趋势
第五节 保障司法鉴定科学性的制度构建(一):规范司法鉴定管理制度
一、落实《决定》确定的统一的管理体制
二、增加国家统一管理的司法鉴定种类
三、完善鉴定人员的准入管理制度
四、建立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制度
五、健全司法鉴定行业的管理方式
第六节 保障司法鉴定科学性的制度构建(二):完善诉讼程序规范
一、完善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
二、司法鉴定实施程序诉讼化
三、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
四、完善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
小结
第二章 罪与罚:刑事责任能力与司法鉴定
节 德国的精神病鉴定与刑事责任判定
一、精神病与刑事责任问题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与评估
三、专家帮助与法官的判定
第二节 精神病司法鉴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一、刑事案件涉及精神病鉴定的实践考察与分析
二、精神病鉴定存在问题的法律探讨
小结
第三节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以浙江省为视角
一、实证样本:浙江省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的现状
二、确立法医精神病机构规范化建设目标
三、推进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第四节 我国强制医疗诉讼救济机制之检讨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强制医疗诉讼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强制医疗诉讼救济机制的完善
四、余论
第三章 人与法:专家证据的适用
节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现状、困境与改善建议――以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实证调查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面临的困境
三、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必要性
四、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若干建议
第二节 英国法和专家:刑讯逼供案件的证明
一、背景:和刑讯逼供有关的案件类型
二、背景:供述与《1984年警察和刑事证据法》
三、谁是专家?
四、专家证据规则
五、法律适用――刑讯逼供如何在案件中得以证明
第三节 法医对酷刑的医学-法律鉴定意见――以难民案件为例
一、专家的资格
二、《伊斯坦布尔议定书》
第四节 庇护案件中针对酷刑的专家证据
引言
一、个案1:酷刑的证据――诉讼请求人的故事(Ⅰ)
二、个案2:酷刑的证据――诉讼请求人的故事(Ⅱ)
三、个案3:酷刑的证据――原告的故事
四、结论性意见
第五节 司法鉴定意见争议评价机制研究――以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模式为视角
一、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情况简介
二、浙江省司法鉴定意见争议评价模式
三、对司法鉴定意见争议评价的思考
结语
第四章 对策与构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
节 司法鉴定的历史演变:从神权走向民权
一、确定司法行政和行业协会双重管理模式
二、建立司法鉴定的科学体系
三、建立专家辅助人法律服务体系
第二节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一、关于《决定》的内容分析
二、关于《决定》的价值分析
三、前景分析
第三节 完善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两个维度
一、管理机构的统一与登记名册制度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统一与认证认可制度
第四节 国外鉴定制度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关系
一、国外鉴定(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及其改革的影响
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对国外鉴定(专家证人)制度的吸收
三、结论
第五节 司法鉴定研究30年检视与评价
一、1979一1996年:司法鉴定理论的创立时期
二、1997―2005年:司法鉴定理论研究的发展时期
三、2005―2008年:司法鉴定理论研究走向成熟
四、余论
徐卉,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法学会(American Law Institute)“跨国民事诉讼规则与原则”靠前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比较司法制度和公益诉讼等。出版《涉外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从历史、文化、实务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2年)、《中国诉讼法及纠纷处理》(香港公开大学科技教育出版部2004年)、《通向社会正义之路――公益诉讼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等专著、译著10余部,在靠前外学术刊物上以中英文发表论文60余篇,并曾获全国第5届中青年诉讼法学很好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