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与储层演化
收藏
评价
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与储层演化
商品编号:3109946
ISBN:978703051611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田景春,张奇,林小兵,徐亮
出版日期:2018-10-01
开本:27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P534.46
页数:210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28.6 (6.5折)
原价:¥19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主要对四川盆地二叠系系统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在上述基础上,深入分析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类型、特征及演化,详细研究层序地层格架内储层的成因类型、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阐明各类储层发育的油气地质意义,为四川盆地二叠系进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全书共分7章,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二叠系地层划分与对比、四川盆地二叠纪构造演化特征、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特征等内容。
章四川盆地二叠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节四川盆地二叠系地层分区
一、地层分区的目的
二、地层分区的依据及意义
三、四川盆地二叠系地层分区
第二节二叠系地层划分
一、二叠系岩石地层划分
二、二叠系生物地层划分
三、二叠系年代地层划分
第三节四川盆地T/P地层分界问题
一、概述
二、四川盆地T/P地层分界依据
第四节四川盆地二叠系地层对比
第二章四川盆地二叠纪构造演化特征
节四川盆地基底性质
第二节四川盆地构造旋回及演化阶段划分
一、四川盆地构造旋回及演化
二、四川盆地构造演化阶段
第三节四川盆地二叠纪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
一、四川盆地二叠纪构造运动
二、四川盆地二叠纪演化阶段及沉积充填特征
第三章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特征
节四川盆地二叠系关键界面的物质表现形式
一、古风化壳
二、岩性、岩相转换面
三、火山事件作用面
四、优选海泛面
第二节关键层序界面的“四位一体”表现特征
一、梁山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的层序界面
二、茅口组与栖霞组之间的层序界面
三、上中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与茅口组)之间的界面
四、二、三叠系之间的界面
五、层序界面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三节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
一、升隆侵蚀层序不整合界面
二、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界面
三、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
四、与火山事件有关的层序界面
第四节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划分方案
第五节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对比
一、SS1构造层序对比
二、SS2构造层序
第六节四川盆地不同构造分区层序发育特征及差异性
第四章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演化特征
节沉积相类型划分
一、相标志研究
二、沉积相划分
第二节各类沉积相特征
一、混积潮坪
二、潮坪
三、局限台地
四、开阔台地
五、台地边缘礁滩相
六、斜坡相
七、盆地相
第三节典型沉积模式
一、栖霞-茅口组沉积模式
二、长兴组沉积模式
第五章四川盆地二叠纪海平面变化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节古地理编图单元及方法选择
一、古地理研究历史
二、编图单元的确定
三、古地理编图方法
第二节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海平面变化研究
一、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方法
二、四川盆地二叠系海平面变化研究
第三节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一、早中二叠世层序岩相古地理(SS1构造层序)
二、晚二叠世层序岩相古地理(SS2层序TST体系域)
第六章四川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内储集体类型、特征、发育控制因素
节各类储层特征
一、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
二、茅口组古岩溶储层特征
三、玄武岩储层特征
四、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
五、长兴组颗粒滩储层特征
第二节层序格架内碳酸盐岩储集体发育的控制因素
一、三级层序海平面变化及沉积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二、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三、构造破裂作用对储层具建设性和破坏性双重影响
第三节玄武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
一、不同岩性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二、成岩作用的控制作用
三、构造断裂作用
四、有机质成熟过程
第七章四川盆地二叠系储层发育规律及油气意义
节层序地层格架中储层发育的位置
第二节储层发育演化的油气地质意义
一、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与茅口组古岩溶储层发育演化的油气地质意义
二、玄武岩储层发育演化的油气地质意义
三、礁滩储层发育演化的油气地质意义
参考文献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