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得主西蒙·沙玛,以恢宏而凝练的笔调带你进入英国故事。从罗马入侵到诺曼征服,从黑死病到伊丽莎白的辉煌,从光荣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历目前的战争与和平在他的笔下,恍如重演。人物和场景在历史幻灯中跳跃。现代文明先驱者的艰险历程令人动容。
《英国史(3000BC-AD2000共3册)(精)》共分三卷。《英国史Ⅰ:在世界的边缘·3000BC―AD1603》包括超过1500年的英国历史,从罗马靠前次入侵到伊丽莎白女王非凡的统治时期。本书的视角从文明诞生开始,到诺曼征服,从宗教战争、黑暗的中世纪到亨利二世的国家风波;黑死病的爆发,几乎毁了半个欧洲的人口,都铎王朝错综复杂的矛盾,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玛丽女王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本卷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本身探索相互关联的主题网络——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都在期间可见一斑。
《英国史II:不列颠的战争1603―1776》是一部英国战争的历史:理想主义的枯萎,令人震惊的大屠杀,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及令人吃惊的生活。在这一卷中,西蒙·沙玛唤起战争、饥荒、瘟疫的恐怖,火焰燃烧的城市,破碎家庭的悲情,父亲和儿子被迫选择对立。但他也抓住了宫殿和议会的亲密关系和利润和快乐的诱惑。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示出英国贵族的众生相。这些冲突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在国会与王室之间展开。打破“联合王国”的错觉,成千上万的为此丢掉了生命。比死于靠前次世界大战更大的人口比例。当宗教激情让位给可以产生利润的消费热情,它有可能成将英国变成一个致力于成为“成功的企业”而凝聚在一起的不列颠集合体。在几代人的经营下,英国扩展极快,他在为成为世界目前罕有的强大的帝国积蓄能量。
《英国史Ⅲ:帝国的命运1776―2000》从18世纪70年代讲起。一个人怎么能让自己的自由过多地区从与世界。一个对自己军队不信任的国家,变成了军事强国。在野心、奴隶和勇敢地探险者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将它的国旗插遍了优选。通过令人上瘾的茶叶、糖和咖啡贸易,它控制了殖民地。英国从1789年法国革命中吸取了不少的经验。维多利亚女王18岁登基,统治一个令人疼痛但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的国家。混乱和革命预示着革新,但事实上家庭生活习惯和传统依然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大英帝国承诺了和平、稳定和繁荣。但在爱尔兰和印度却如此相像的充斥着暴力和饥荒。在书的很后,西蒙·沙玛陷入了对过去的英国20世纪的历史的沉思中。探讨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命运和消沉、不安的战后和平。
英国史I 在世界的边缘? 3000BC―AD1603
前言
第一章 在世界的边缘?
第二章 征服
第三章 王权无约束?
第四章 外来者和本地人
第五章 死亡之神
第六章 燃烧的信念
第七章 女王的身体
致谢
参考文献
英国史II 不列颠的战争 1603―1776
前言
第一章 重塑不列颠
第二章 帝王之业乎?
第三章 寻找利维坦
第四章 未竟事业
第五章 不列颠股份公司
第六章 谬误帝国
致谢
参考文献
英国史III 帝国的命运 1776―2000
前言
第一章 自然的力量:通往革命之路?
第二章 自然的力量:回家之路
第三章 女王与蜂巢
第四章 妻子、女儿和寡妇
第五章 “好心”帝国的投资
第六章 “好心”帝国的红利
第七章 最后的布莱兹欧弗
第八章 忍耐
致谢
参考文献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他1945年出生于伦敦,21岁在剑桥大学以优等生身份毕业,随后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教书。1977年,他出版靠前部专著《爱国者和解放者》,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1980年,在哈佛大学谋得教席,后“转会”至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在美国期间,他陆续出版了多本学术著作,获得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大批读者的认可。其中《财富的窘境》(1987)、《公民们》(1989)分别获得当年的《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好书奖,《风景与记忆》(1995)获得W.H.史密斯文学奖。